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根据群众实际需求进行种植和技术指导

巴林左旗产业链上建起人大代表联络站

  □本报记者  魏那  通讯员  陈羿如

  “我建议大家在种植笤帚苗时,尽量选取龙帚2号等优质品种,进一步提升产量和品质,增加经济收益。”最近,在巴林左旗十三敖包镇房身村人大代表联络站里,旗人大代表孙红艳与十几名种植大户和驻站代表座谈交流,分享笤帚苗种植加工理念,并详细介绍了精品笤帚绑扎数控机器的研发使用情况。

  十三敖包镇是巴林左旗的笤帚苗主产区,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示范引领作用,镇人大在笤帚苗产业带上打造了房身村人大代表联络站,驻站的自治区、旗、镇三级人大代表中,有3名远近闻名的笤帚苗产业带头人,16名代表参与到笤帚苗产业种植、绑扎链条中。

  近年来,他们立足自身优势,定期组织开展走访调研和联系选民活动,根据群众实际需求进行种植和绑扎技术指导,针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意见建议,不仅为周边100余名生活困难群众和留守妇女提供了就业岗位,还带动群众积极参与笤帚苗产品深加工。

  2022年,巴林左旗人大常委会印发《关于持续加强代表活动阵地建设的实施方案》,提出“就近就地,方便活动,将3至5个嘎查村(社区)四级人大代表联合编组”“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形成各自的亮点和品牌”等具体工作意见,全旗各苏木乡镇街道人大依据地域分布、产业发展等实际情况,分级建设、分类管理,升级打造了一批特色人大代表联络站,实现了代表就近进“家”入“站”,让代表有“家”可回、有“事”可干,保障了代表活动阵地全覆盖和代表履职常态化。

  “在人大代表张浩春的带领下,我也开始种植春棚,去年增加了5000多元的收入。”林东镇土龙岗村村民张文艳说道。土龙岗村人大代表联络站现有驻站代表21名,其中设施农业特色产业带头人8名,为了助推产业发展,他们定期在“数字林东镇,赋能一点通”平台上传授辣椒种植关键技术、土传病害防治、季节性农事建议等各类实用农技视频,联合“契丹牧耕”博士工作站开展“送农技下乡”志愿服务活动,积极联系对接辣椒销售渠道。几年来,共带动种植户220余户,发展设施农业春棚1400余栋,2023年辣椒总产量达到5500吨。

  人大代表联络站既是联系选民的桥梁纽带,也是服务群众的重要阵地,结合笤帚苗、设施农业、文化旅游、中草药等产业,打造使用“人大代表+产业发展”特色代表联络站,对激发代表履职活力、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巴林左旗人大常委会也将继续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优势,为助推全旗乡村振兴、诚信建设、基层治理等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生态环保
   第06版:影像力
   第07版:内蒙古全民健身
   第08版:思·享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北国风光
   第11版:文艺评论
   第12版:资讯
孙绍骋会见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武钢
北疆家庭故事汇分享活动举行
巴林左旗产业链上建起人大代表联络站
我区开展公路安全大排查大整治
宣传党的 民族政策
乌兰察布市工伤鉴定实现“零跑腿”
语文课程激发孩子们学习动力
百名志愿者“扮绿”浑善达克沙地
首府一大波文旅主题活动来袭
以“庭院+”打造乡村经济新亮点
李岩:煤矿安全技术“破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