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庭院+”打造乡村经济新亮点

  初夏的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岱海镇杜家村,处处涌动着生机与活力,一排排温室大棚引人注目,已然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

  杜家村因地制宜,依托庭院发展吊瓜、贝贝南瓜和本地土鸡等特色种养殖,单个温室大棚种植吊瓜年收入可达9万多元,贝贝南瓜每亩可增收4万元左右,养殖棚的1000余只土鸡日产鲜蛋750至800颗,成为“岱海镇庭院经济跑步鸡蛋”乡村品牌。村民通过售卖“跑步鸡蛋”和吸引网友付费认领“跑步鸡”,年实现增收15万元左右。庭院种养殖既美化了环境,也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

  岱海镇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业,鼓励村民利用空闲房屋、场院、空地或房前屋后种植果蔬、药材、经济树种和养殖鸡、鹅、鸭等小畜禽,增收效果明显。依托自然资源、区位优势、产品品质培育形成的“庭院+”休闲、观光、采摘特色农旅游观光带,为岱海镇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元山子行政村被凉城县确定为17个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经验。

  凉城县以岱海镇为示范,多渠道推进“庭院+”经济发展壮大。2023年,全县为2227户一般户兑现补贴资金132.4万元,为170户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兑现补贴资金12.08万元,全县庭院经济发展遍地开花,成果丰硕,庭院方寸地成为村民增收致富“聚宝盆”。

  “庭院+”产业的大面积布局,推动凉城县8个乡镇形成种养殖规模。对此,凉城县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平台联接县内外商超的优势,为乡村农畜产品外销打通了渠道。

  蓝图已描绘,奋进正当时。凉城县承接过往经验和成效,科学谋划“庭院+”经济发展新未来,通过典型示范村带动,在庭院“小天地”谱写发展“大文章”,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注入发展动能。(王林喜)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生态环保
   第06版:影像力
   第07版:内蒙古全民健身
   第08版:思·享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北国风光
   第11版:文艺评论
   第12版:资讯
孙绍骋会见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武钢
北疆家庭故事汇分享活动举行
巴林左旗产业链上建起人大代表联络站
我区开展公路安全大排查大整治
宣传党的 民族政策
乌兰察布市工伤鉴定实现“零跑腿”
语文课程激发孩子们学习动力
百名志愿者“扮绿”浑善达克沙地
首府一大波文旅主题活动来袭
以“庭院+”打造乡村经济新亮点
李岩:煤矿安全技术“破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