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技赋能让文博空间成为文化交流融合新领地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
  □本报记者  肖璐  韩雪茹

  暑期来临,打卡红山文化博物馆成为很多人假期出行的首选。神秘、厚重、科技、融合……参观者口中的这些字眼背后究竟藏着什么样的文化吸引力?

  6月27日下午,“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来到内蒙古唯一一家红山文化专题博物馆——红山文化博物馆,领略红山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是一件黑彩红陶简形罐,器身的纹饰源于本土的红山文化、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等,说明在五六千年前就已经有文化交流、交融了。”红山文化博物馆副馆长骆玉梅说。

  一件件珍贵的红山玉器、一幅幅生动的考古发掘照片、一段段凝练且丰富的解说文字吸引着众人的目光。各媒体记者不时停下脚步驻足观看,感悟红山文化魅力。

  “大家穿好剧情服装集合,剧本桌游要开始了。”参观之时恰逢红山文化博物馆举办《日出红山》剧本探秘社会教育活动。在红山文化博物馆讲解员商家赫组织下,现场参与者通过沉浸式体验学习红山文化相关知识,实现寓教于乐。

  “活动采用当下流行的剧本桌游探秘形式,融合红山文化石器、玉器、陶器等文物元素,建构起叙事性、多元性的展示情景和特色空间,将历史文化知识与情景体验结合,让红山文化‘听得见、看得着、可触摸’。”商家赫说。

  刚刚从赤峰学院毕业的孙鹤参加完活动后深有感触。她说:“博物馆剧本桌游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游戏,更是一次深度的历史体验。参与者在亲自扮演角色的过程中带入了情感,在轻松体验中学到了历史知识。”

  在红山文化博物馆核心展区,全息投影技术向大众全方位展示着造型生动、雕琢精美的“中华第一龙”C型碧玉龙。这项技术实现了复原碧玉龙,360度全景呈现,让碧玉龙细节栩栩如生,尽显灵动之美。

  《相约红山》沉浸式全景体验空间是博物馆展览的最后一站。在这里,低沉的远古回声响彻山谷,神秘的岩画神奇再现,360度的环幕投影带为参观者开启了一场奇妙的穿越之旅。

  “我们将传统手段和现代科技结合起来,用数字化文物展览,AR、4D环幕影院等手段丰富文化传播,让文物‘活起来’。”骆玉梅说,红山文化博物馆还开发了“二十四节气文物艺术海报制作”系列活动、《红博奇妙夜》——红山文化遗产课程进校园等社会教育活动,让文博空间逐渐成为文化交流融合新领地。

  据介绍,红山文化博物馆于2019年9月30日对公众免费开放以来,累计参观人数超过45万人(次),是赤峰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时值红山文化命名70周年,博物馆将利用文物当代价值讲好文化故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提高红山文化在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度,让文物和文化在新的征途上焕发光彩。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科技
   第06版:评论
   第07版:经济周看
   第08版:旗县融媒
特色服务矩阵打通基层治理“最末梢”
第三届中国支线航空暨文旅 融合发展大会在兴安盟召开
内蒙古加大药品耗材集采为群众就医减负
科技赋能让文博空间成为文化交流融合新领地
中药配方颗粒集采结果落地内蒙古
微型消防站 运动会赛起来
我区交管部门多措并举护航旅游旺季
男子曲棍球亚洲冠军杯赛9月将在莫旗挥杆
全国全民健身大赛(华北区)速度滑冰比赛结束
通辽市238万千瓦风电大基地项目全容量成功接网
“我们再也不用跑几十里地拉水了!”
国内最长支支航线阿拉善左旗=包头=呼伦贝尔航线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