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技事业实现历史性跨越,离不开一批又一批科学家的接续奋斗和协同攻关。正是这些心怀“国之大者”的科学家不断探寻新路、勇攀高峰、拓展科学边界,我们才得以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便捷和舒适。日前,弘扬科学精神、致敬中国科学巨匠的辉煌篇章《风范:他们用一生写就的科学家精神》新书发布,激励引导读者从科学家精神中滋养初心、淬炼灵魂、汲取信仰的力量。
该书讲述了包括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李振声、中国放射化学奠基人杨承宗、中国冶金科技事业的开拓者李薰、中国植物分类学的引领者王文采,以及马大猷、杨乐、邹承鲁、施雅风、夏培肃、刘嘉麒、任继周等21位科学“大家”的故事。讲述了他们波澜壮阔、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人生故事。对于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作、育人”为特质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很多老一辈科学家用他们一生的漫长时光,为人们做出了教科书般的示范,也真实记录了中国近现代科技发展的艰辛历程。
爱国是他们的人生底色。老一辈科学家多半成长在封建落后、受尽屈辱的旧中国,但他们对祖国和民族的前途从未有过迷茫和失望,为了改变祖国的命运,他们毫不犹豫地舍弃西方优越的生活条件,义无反顾地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
比如马大猷,1940年在美国参加完学校毕业典礼后,立即启程回国,后来奠基、开创了中国现代声学事业;中国人工合成胰岛素的主要完成者之一邹承鲁,在西南联大读书的最后一年是21岁,在抗日战争的决战阶段,为保卫祖国坚决投笔从戎,成为一名真正的抗日战士,经历了和祖国共生死的火与血的淬炼;为新中国军工事业发展创造不朽功绩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创始人李薰,于1951年回到祖国,筹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为新中国空军事业发展、原子弹以及核潜艇制造做出了关键贡献。还有杨承宗,从法国居里实验室归来,为中国原子弹事业奉献了一切,即使失去一只眼睛也始终开朗豁达;还有果敢提出“中国人自己养活自己”的李振声,他耗费20余年育成了“小偃6号”等多个小麦新品种,持续提出并实施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滨海草带”等粮食安全战略,改变了中国北方地区的粮食生产面貌。再比如中国第一位走进西北戈壁茫茫盐湖区的化学家柳大纲、被誉为“中国激波风洞第一人”的俞鸿儒、研制成中国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和水下机器人的蒋新松……他们的科研风骨和科研劲头值得后辈代代继承和发扬,这是一种令人感动的“风范”。
追光的人,终会光芒万丈。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就需要在科学界乃至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这是一本有助于了解老一辈科学家们奋斗历程和精神风貌,激发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对科学的热爱和对科学家的敬仰的宝藏书籍,既蕴含着对老一辈科学家的崇高敬意,也蕴含着对年轻一代的殷切期望,更蕴含着科学家们传承家国情怀,着力攻克事关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民生改善和关键核心技术难题的磅礴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