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街谈】

让老年人远离微短剧“围猎”

  ◎吴学安

  前不久,“爷爷沉迷刷手机,3岁孙子独自去河边溺水身亡”的消息让公众深感痛惜,也引发社会对部分老年人沉迷网络的思考。随着短视频、直播的迅速发展,一些“网瘾老人”两眼一睁刷剧到熄灯,埋头扫码做任务,打赏主播豪横买单,疯狂购入保健品……他们不但被各种短视频、短剧“拿捏”,还很容易掉入大数据织成的“信息茧房”,带来各种问题。

  随着智能手机普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接触并使用新媒体平台。短视频凭借其便捷的操作和丰富的内容成为他们的新宠。以往反映老年群体生活的影视作品多是年代戏,以日常生活反映时代变化。浪漫的偶像剧、逆袭的“爽剧”往往属于年轻人。而现在微短剧直接将镜头聚焦于老年群体,给出独特的“情绪价值”,让不少老年人为之痴迷。

  老年微短剧火爆,随之而来的是老年人沉迷问题,有老人看剧上瘾,不知不觉中花费不菲。目前,短视频平台上的微短剧往往采用前期免费试看、后期收费的形式,这是一种正常的商业模式。但关键在于,老年人往往对网络付费操作一知半解,尤其是繁琐复杂的付费模式,可能会让老人在稀里糊涂的情况下产生高额费用。一些微短剧以低价吸引老年用户付款,在支付时默认勾选续费选项,使用户自动续费,或者设置多种付费选项,混淆单集、全剧、平台的概念。对于一些老年人来说,根本无法清晰计算自己追剧所花费的金额。

  在各短视频平台充值页面上,会有“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在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监护、指导、同意的情况下进行相关操作”的提示,而对于老年群体则无相关规定。加之不少平台的付费页面都把付费金额转换成了虚拟币,这无疑模糊了选购微短剧的具体花销,还有平台自动勾选“开通自动连播”选项,种种对老年人不友好的页面设计,则可能会形成付费陷阱。

  诚然,老年微短剧本身是值得肯定的形态,不能因为少数微短剧质量低、价格机制尚待完善就抹杀了整个行业。老年人在合理的范围内花些钱进行娱乐消遣,未尝不可,但也要适度。一方面,相关平台应开通老年付费模式,解决数字弱势群体冲动消费难题。针对老年消费者可以通过多次提醒、大字或显著标识进行告知以及设置付费上限等方式防止冲动消费。另一方面,相关平台要针对性提供老年版手机应用软件,让消费条款和退费渠道更加便捷透明,或者设立监管账户对老年人观看微短剧的支付流程进行管理,也可为老年人设置亲情账户,让家人知悉老人的花销用处。

  要解决老年人过度付费所产生的问题,应进一步推动行业收费的透明化。在既有体系的基础上,可考虑多方协同出台措施,如将具体收费方式及标准列入微短剧的备案信息,要求经营商向消费者公示完整观看微短剧可能产生的最高费用、禁止通过不合理分拆或小程序多级跳转等方式进行重复收费等。通过强化告知义务,落实明码标价,优化自动续费机制,保障老年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和自主选择权。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旗县融媒
   第05版:特别策划
   第06版:评论
   第07版:锡林郭勒
   第08版:鄂尔多斯
科技赋能绘就北疆好“丰”景
新官要理好“旧账” ◎李向岳
暗藏隐患
闭门觅句非诗法 只是征行自有诗
【辣语】
让老年人远离微短剧“围猎”
菜市场“代炒”需要规范化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