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逛博物馆已成为深受群众喜爱的生活方式。全区博物馆在不断丰富展陈内容、创新展陈方式的同时,也积极走出“博物馆”,探索博物馆多元发展的可能性。
2024年,内蒙古博物院大展不断,除常设展览外,全年举办临时展览10个,同时5个外展先后走进9个省市,积极为“北疆文化神州行”贡献文博力量。“龙行中华——甲辰龙年生肖文物大联展”“北疆印迹——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展”“生生长流——内蒙古黄河文化大展”“长城两边是故乡——内蒙古文物菁华展”“北疆护宝——内蒙古打击文物犯罪成果展”等一个个精心策划推出的展览,从考古发掘、文物保护、文化传承等方面,讲述着北疆文化的深厚历史底蕴。
内蒙古博物院副院长郑承燕说:“随着对北疆文化研究的持续深入,内蒙古博物院不断对展览进行升级,无论是展品的典型性、还是展陈方式的创新性,我们都下了很大功夫,希望给观众献上一场文化盛宴。”
1月10日,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广电局(文物局)将呼和浩特博物院馆藏的2018件(套)文物分别划拨给托克托县博物馆、和林格尔县盛乐博物馆、清水河博物馆、呼和浩特市多松年烈士纪念馆、绥蒙抗日救国会旧址纪念馆等五家旗县区博物馆。此次文物划拨是提升旗县区博物馆文物数量、展陈质量的重要举措,极大丰富了旗县博物馆的藏品体系,让游客“家门口”的文博体验更丰富。
与此同时,全区各博物馆展陈方式不断创新,带给游客全新观展体验。
2024年12月31日,“生生长流——内蒙古黄河文化大展”在内蒙古博物院开展。一进展厅,模拟黄河形状的灯带自展厅顶部蜿蜒而下,颇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磅礴气势。走进展厅中央,斑驳的光影仿佛黄河水流,与展厅文物相得益彰,流光溢彩地讲述着内蒙古的黄河故事。
不仅如此,全区各地的博物馆纷纷引入裸眼3D、体感交互投影等技术,让观众沉浸式享受文博之美。
2024年5月,内蒙古博物院完成1600余件套珍贵文物3D数据采集和建模工作,推出《指上文华——内蒙古数字文物展》和五大基本陈列线上展厅,观众只需轻点触摸屏,便可360度观赏文物细节。
吐尔基山辽墓彩棺、嵌宝石鎏金包银漆盒、沉香紫檀木雕蒙古象棋……线上展览将展厅内容、珍贵文物等以三维全景结合视频、图文等进行数字化呈现,观众只需轻点鼠标或屏幕,即可身临其境地“逛展”,随时随地“云”游博物馆,“屏”上览古今。
在鄂尔多斯博物馆,游客们聚集在历史油画前,只需戴上VR眼镜设备,就能听到实时解说,仿佛置身于历史情境;在红山文化博物馆核心展区,全息投影技术1:1、360度全景呈现着造型生动、雕琢精美的“中华第一龙”C型碧玉龙,碧玉龙细节栩栩如生,尽显灵动之美。
除了线上“云”展,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在节假日参观博物馆,博物馆丰富多彩的社会教育活动,让其成为了文化体验的热门打卡地。投壶、锤丸、榫卯、剪纸、壁画、剧本游……在博物馆这个大课堂中,游客在实地体验民俗非遗,亲身感受历史故事的过程中,与文化的距离越来越近。
内蒙古将军衙署博物院院长迟利说:“我们博物院去年清明节期间推出古代游戏投壶、捶丸、寒燕制作、古装游园等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参与,节日期间接待游客14286人次,游客同比增长近10倍。”
丰富精彩的实践活动,让博物馆人头攒动,热度不减。而一众博物馆积极“走出博物馆”的探索,更是让“文博热”不断蔓延。
2024年12月9日,呼和浩特博物院携手铁路部门打造列车上的博物馆,在呼和浩特开往北京的G2466次高铁上开展“青城文博快车行”主题活动。高铁车厢内,讲解员以角色扮演人物的形式讲述了公主府博物馆历史沿革、公主联姻的历史史实等内容,吸引了乘客们的目光。
“行走中的博物馆”是内蒙古博物院十大品牌社会教育活动之一。2024年,内蒙古博物院“中国古代文明”系列课程已走进苏虎街实验小学鼓楼校区/科尔沁校区、新华小学、农大附校、丁香路小学等7所学校,共举办97期,参与学生达8421人次。
“我们希望通过走进校园的形式,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向孩子们介绍文物、宣传文物保护知识,让同学们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脉络。同时在实践操作中,可以让同学们亲身体验文物的制作过程,感受古代技艺的魅力。”内蒙古博物院教育员秦娜说。
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也是文化客厅和文化名片。全区博物院馆的开拓创新,让文物不断破圈的同时,也在向全国游客发出邀请函:走,一起去逛不被定义的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