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给《水形物语》画宣传海报

这个90后火了

  《水形物语》中国版海报
  90后水彩插画家鹿菏
  前不久,奥斯卡最佳影片《水形物语》在中国上映,由鹿菏设计操刀的中国版海报受到广泛关注,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在邮件里用30多个感叹号为海报点赞。

  27岁的水彩插画家鹿菏,现居四川,喜欢旅行、摄影和阅读,在新浪微博有30万粉丝。曾为《芭莎艺术》《漫客绘心》《中华遗产》《小说绘》等杂志绘制封面与插图,近年陆续出版了《浮生物语》《隐世之国》等绘本。

  对鹿和鹤的喜好,是他艺名的由来。而他的画作,也常常兼有鹿的灵动柔美和鹤的神秘优雅。鹿菏的创作题材从宗教神灵到《山海经》,再到电影角色,看似跨度很大,实则都以中华传统文化为统一的根基。

  “留白,留下浪漫和温暖的空间”

  鹿菏说,自己为《水形物语》 海报画了好几个版本,最后导演选择了留白最多的一张。“其实,对于自己太过于清淡简约的画风,也一度担忧过——没有其他电影的绘画海报那么璀璨华丽夺人眼球吧。但没想到导演是真的很喜欢这一版,不仅拿着海报合影,还发在了他的Twitter上。”

  《水形物语》故事设定在1963年的美国冷战时期,讲述了在实验室做底层工作的哑女艾丽莎和一条供实验用的人鱼之间的奇异爱情故事。鹿菏的理解是:“对影片中两个角色之间互助的感觉和救援的黑暗时期的处理,留白是比其他更多色彩的风格更强烈的表达选择。”

  鹿菏坦言:“作为一名中国人,对水墨画的欣赏是我DNA的一部分。”他笃信水墨画是描绘美的最合适的方式,这促使他“想要找到一种在观众眼中重现水墨美的方法”。在中国版的海报中,他只画了两个主角,模糊了背景,作了大量的留白,“留下他们追求浪漫和温暖的空间”。

  事实上,传统文化风格对鹿菏的影响,不仅表现在这一幅海报上。从小接触美术的鹿菏,一直被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美感深深地吸引。“我三四岁开始画画,起初是拿毛笔墨汁涂鸦,高中才接触水彩。小时候家里有很多国画画册,我拿它们当课外读物,潜移默化地对自己的审美产生了很大影响。”

  综观鹿菏的作品,很多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充满新武侠和玄幻神秘色彩,这几乎可以成为他风格的代名词。

  “绘画是向外界展示自己的方式”

  鹿菏并不是美术科班出身,“只是从小喜欢画画而已”。“初中时,大家都看漫画和动画,日本动漫给我很多影响。”从那时起,鹿菏就想成为一名漫画家,“那些年整天临摹漫画,锻炼画技,为了画好发丝飘起的效果,不知道画坏多少笔。”

  “刚开始走这条路很难,因为是新人,合作很少,收入勉强能维持生存。”幸运的是,“爸爸妈妈一直很支持我。”鹿菏开心地说。父母为鹿菏的画而骄傲,也不曾强迫他去考公务员什么的。“他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父母,不会觉得什么有用就去学什么,就是自己喜欢哪个就去学哪个。”

  目前为止,尚且没有哪幅作品让鹿菏完全满意。就算是《水形物语》的海报,鹿菏自己对细节方面也有担忧。“刚画完的时候觉得好满意、好漂亮,过段时间再看,觉得也就那样吧。可能最满意的永远是下一幅吧。”

  “每天睡前,脑子里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想法和灵感,越是睡前灵感越多。”因此鹿菏身旁常有一个空白本,用来记录突然想到的画面,“第二天如果能想得起来,就丰富他们。想不起来就算了,随缘。”

  对世界的好奇心和对自然的热爱,是供给鹿菏画作的养分,也是维持灵气的土壤。他认同网友对其“画作灵动柔美,背后却隐含着复杂的人生况味和人性剖析,充满生活的感悟”的评价。

  鹿菏说,自己的生活可以说简单到极致,笔下、画中的感悟,更多的来自阅读。“画画是文字表达的变体,画画代替文字的功能,成为我向外界展示自己的方式。最珍贵的地方在于不管年龄长大几岁,我的心还是之前那颗少年心,对世界的好奇和对自然的热爱没有变化。很多朋友和同学见到我会说,你还是没变,你还是那样,就觉得很开心,就觉得我拥有了赤子之心,这是很重要的。”

  “一个孤独的创作者”

  鹿菏每年都会换一个城市居住,他喜欢南方。“空气湿润,绿植多”是鹿菏选择城市居住的标准。虽然“繁多的画材不便运输,从大理去重庆时,整整带了55箱画材”,但房租到期时,他还是会忍不住在地图上寻觅下一个心仪的去处。

  “一个孤独的创作者”,是鹿菏对自己的定位。“我工作特殊,不经常出门,和外界的交流少了很多。”有时,他会给自己放小假,出去旅行、拍照。“或许摄影才是我真正的业余爱好,我不会因此有任何收入,却乐此不疲,很纯粹。”

  起初,鹿菏直接住在山里,后来发现住在城市最热闹的市区和住在山里没什么差别,“因为我都不出门”。

  “当然,山里窗外的风景比较美,但居住在不同的城市,外面的风景也很不一样。”这是他每年坚持搬家的原因。

  鹿菏习惯睡到中午,早午饭一顿解决。其他时间大都用在画画上。下午一点开始工作,晚上八九点结束。“下午到晚上创作激情大、质量高”。“画画的时候很享受,朝九晚五上班的工作很恐怖,不适合我。”

  如今,他已不再为过分清净带来的孤独所困扰,“每一种生活方式都会有付出,这是我需要接受的,应该去正视。”

  2018年3月,鹿菏通过申报“国家艺术基金”,提交自己已出版的八本作品,成功进入四川美术学院学习。“因为用的是笔名,大家并不知道我是谁。所以跟其他同学一样,早上九点上课,下午四五点下课。上课记笔记、听讲。”

  鹿菏“对现在的生活状态很满意,可以学习,还能和很多很好的品牌项目合作,展示自己的特长,一切都在往好的轨道上发展”。

  这个不再年少的画家,对世界有自己的解释,“或许只有拿起画笔,才能让思想恰到好处地流淌。”内心里,他是一个孤独的“隐士”。

  (据《北京青年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给《水形物语》画宣传海报~~~
~~~◎说文解字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内蒙古·综合
   第03版:内蒙古·首府/广告
   第04版:要闻
   第05版:九州
   第06版:关注
   第07版:环球
   第08版:娱乐汇
   第09版:八方时评
   第10版:读书
   第11版:发现
   第12版:文化看点
   第13版:文学速读
   第14版:健康
   第15版:新报宝贝
   第16版:劲爆体坛
这个90后火了
聊聊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