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双向奔赴 医患情深

  □本报记者  王坤

  “晓方,你好,我是徐大夫。”

  “徐姐姐!”

  “好久不见,看到你朋友圈分享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太为你高兴了。身体怎么样?”

  “挺好的,没什么问题!”

  电话那头,晓方还是那样积极乐观,徐春雨很欣慰。

  徐春雨与晓方结缘于2016年。那时,16岁的晓方流鼻血不止,到医院检查,检查单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几个字如同晴天霹雳,给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2017年1月,晓方随母亲来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小儿血液科治疗,徐春雨成为了她的管床医生。就这样,一个双向奔赴的感人故事开始了。

  那时,晓方病情已发展为高危。“晓方年龄相对较大,治疗过程中,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差,化疗的预后可能不是很理想,复发的风险也很高……”徐春雨非常担心,怕她挺不过来。

  为了筹集治疗费,晓方母亲白天照顾她,晚上出去打工。为了增加营养,徐春雨打算给晓方输些营养液,费用不算高,但晓方委婉拒绝了医生的建议。看着晓方母亲无助的样子,科室决定给晓方捐款,帮助她申请救助金解决部分治疗费用。

  治疗过程很艰难。由于抗肿瘤药物强度很高、副反应严重,晓方承受了很多痛苦,但她忍着一声不吭。

  “我想快点儿好起来,快点儿好,就能给家里省钱。”晓方坚持的理由简单得让人心疼。

  “高强度化疗导致晓方发生了严重的溃疡性口腔炎,无法进食。我眼睁睁地看着她口腔里的黏膜脱落出来,伴着出血,但这种情况除了口腔护理之外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等待慢慢恢复。晓方自始至终不哭不闹,坚强地配合着每一次治疗!”说到这里,徐春雨眼中泪花闪烁,“我很心疼这个孩子,哪怕她难受了,哭一声我都不会这么揪心。她从不说抱怨的话,默默承受着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我能感受到她拼命想活下来,作为她的医生,我更要努力地去救她!”

  那时候,不管是上班,还是下班回家,徐春雨每天脑子里要把晓方的检查结果过上一遍又一遍,就怕哪里疏漏了,影响治疗效果。

  经过3年的漫长治疗,晓方各项肿瘤指标显示为阴性,病情逐渐好转。2022年,晓方的最后一次复查结果终于达到了临床治愈的标准。徐春雨由衷地替她高兴,晓方吃过的苦,自己熬过的夜都值了!

  晓方喜欢画画,每次来医院复查的时候,都会背着画夹,在病房里,一画就是大半天。她的画里充满着绚丽的色彩和甜甜的微笑,就像她自己一样,虽然话不多,但脸上总是挂着微笑。

  今年,晓方顺利地考入了长春师范大学,她告诉徐春雨,她想学设计、想考研,想尝试更多不一样的事情!

  “一直以来,我和晓方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我们虽是医患,更似亲人。我治愈了晓方的病,晓方的坚强乐观也治愈了我。更加精彩的生活等着她去探索,相信她一定会有一个她想要的未来!”徐春雨动情地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北疆文化
   第06版:青春号
   第07版:科技
   第08版:乌海
   第09版:出彩
   第10版:读图
   第11版:先锋
   第12版:公益广告
“红色文艺轻骑兵” 一路生花向未来
●速览
比武竞技展风采
双向奔赴 医患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