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汶川十年,从悲怆中雄起!

  万亩玫瑰谷
  汉旺钟楼
  北川中学初中部遗址
  水月村风景如画
  年画村“党赐园”
  十年,牵挂依旧。5月5日,应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社邀请,记者参加了“十年看巨变 全国都市媒体总编辑四川行”采访活动。同30多家主流都市报负责人及记者一道走进都江堰、汉旺、德阳、北川、绵竹等地,见证了汶川5·12大地震震区十年的沧桑巨变……

  文·摄影/本报记者  杨永利  祝汉宾

  悲情北川

  北川老县城,道路两旁巨石横陈,是十年前地震中从山上滚落的。

  震后的北川县城,具备了地震中所有元素,能够为后人研究地震提供非常完备、丰富的资料。所以,老县城被完整地保留下来。这里留下了无数凝聚全国力量抗震救灾的感人故事,这里延续着无数的悲痛和思念。

  10年前,5·12大地震给北川以毁灭性打击,80%的房屋倒塌损毁,1.5万余人遇难,4000多人失踪……

  地震遗址满目疮痍,处处残垣断壁。

  仅剩桥墩和断裂铁索的桥梁、扭曲的房屋、被地震抬升2米多的道路、沉入地下两三层的居民楼、山体滑坡吞没的校园遗址上残存的篮球架、悬在楼内的婚纱照、阳台上随风摆动的逃生床单……每一处痕迹,都标记着那场灾难的惨烈。

  “近两万同胞在这里遇难,请低声细语!”有许多曾参与震区采访的同行,亲身经历过那段悲怆的往事,再次面对满城黑白色的残垣断壁,都不由得泪流满面……

  那段记忆,已经成为人们心中永远的伤痛!采访过程中,大家的镜头主动避开了祭奠的群众。

  感恩前行

  “世界让我遍体鳞伤,但伤口长出的却是翅膀。”生活仍需继续!

  老北川令人悲叹,新北川令人振奋。地震3年后,在距离老县城20多公里的安昌河畔,北川新城拔地而起。新北川,建筑错落有致、休闲广场设施齐全、河流清澈蜿蜒。羌族元素随处可见,整齐排布的现代居民小区……

  北川新县城,一派欣欣向荣。

  “我们是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帮助下重建家园的,我们要认真生活,告慰我们逝去的亲人和父老乡亲,也让帮助过我们的人们放心!”一位居民说得很郑重。

  5.12大地震后,人们心怀感恩,靠勤劳的双手和顽强的意志打拼出了新的生活。在灾后重建的绵竹年画村,忙着做午饭的女主人热情地和记者打着招呼,“这里的房子都是党和政府帮助我们重建的,我们家园和美好生活都是党给的,所以我家院子起名叫‘党赐园’。”

  十年前,年画村年人均收入仅数千元,地震将原本简陋的大部分民居毁于一旦。现在这里焕然一新,成为民俗旅游景区,年人均收入已经突破了2万元。震后十年,这里的沧桑巨变让人惊叹,这里从悲情之“川”变成了希望之“川”。

  汉旺镇旧址旁3公里,新建城区蓬勃发展;龙门山脚下,万亩玫瑰园花香四溢;都江堰柳街镇,民宿旅游产业生机勃勃;绵竹年画村,年画远销欧美,年产值超8000万元……

  涅槃重生

  矗立在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简称:东汽)旧厂区门前广场上的汉旺钟楼,指针凝固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东汽始建于1966年,是国有重型机械企业。5·12大地震造成东汽的厂房、家属区成片坍塌,300余名职工和家属遇难,2200多台设备损毁。

  震后不到一周,东汽就开始恢复生产。2010年5月10日,东汽在德阳市的新基地竣工投产。在新东汽的生产车间内,一台9米立车被称为“老伙计”,因为它已经在东汽服役近半个世纪。

  据介绍,这台“老伙计”在5.12大地震中严重损毁。工人们把它从废墟中抢救出来,并进行了大修与升级改造。现在,“老伙计”,依然坚守在新东汽,继续为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目前,东汽累计生产发电设备总量超过4亿千瓦,产品遍布国内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并远销东南亚、南美洲、非洲等地。在距离新东汽不远的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还有一个2013年4月“上岗”的“新伙计”,与“老伙计”相比,它雄姿挺拔:身高42米,体重2.2万吨。它就是我国自主研发制造,世界上独一无二的8万吨级模锻液压机,成功挑战了目前人类极限制造能力。

  在国产大飞机C919的研制过程中,中国二重承担了C919机身、机翼、起落架、舱门等7大部段上百项关键件的研制生产,占整架飞机锻件的70%,其中很多部件是由这位“新伙计”打造的。

  这个“大国重器”,可扩展应用于其他多个领域。业内认为,大型模锻压机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实力的重要标志。

  锥心思念

  “亲爱的儿子,你还好吗?妈妈好想你!……”在北川中学初中部遗址上,一条白色的横幅写满了一位母亲对儿子贺川的难以割舍的思念。

  条幅的最后,留着10年不敢变动的手机号码。她怕,她怕突然有一天,儿子拨打她的电话,她怕儿子打不通电话,她怕儿子找不到妈妈!“我怕儿子回来找不到我。”这位母亲一直不肯相信儿子的离去,期待有一天能接到儿子的电话,再听儿子撒娇地喊一声:“妈妈。”

  这是她挂起的第29个条幅。每年春节、贺川农历生日、5月12日,她都会把新条幅挂在学校的遗址上,写上她想对儿子说的话,每次内容不同,但是永远不变的都是开头那句:“妈妈好想你!”

  “再过几天,妈妈该来换条幅了……”地震遗址的讲解员说。贺川妈妈现在生活在北川县安昌镇。十年里,她和丈夫一直努力地经营生活。她和丈夫靠打工、开店攒下的钱买了新房,去年购置了新车。他们还有一个女儿,今年21岁,是一位舞蹈演员。“如果贺川活着,该26岁了!”十年过去了,她对儿子的思念依旧。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内蒙古·综合
   第03版:内蒙古·首府
   第04版:特别报道
   第05版:新报热线
   第06版:公益广告
   第07版:声音
   第08版:要闻
   第09版:中国·综合
   第10版:中国·视点
   第11版:世界·综合
   第12版:娱乐汇
   第13版:文学速读
   第14版:健康/广告
   第15版:汇生活
   第16版:劲爆体坛
汶川十年,从悲怆中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