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如此!以前听说过诺门罕战役,可没有想到,诺门罕战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我们走下汽车仔细看,那些炮弹锈迹斑斑,炮弹立起来高过人的膝盖,有碗口粗,粗略数了一下,共有100多发。诺门罕战役是1939年5月打响的,这一天是1989年5月30日。遥想50年前,巴尔虎这片草原百孔千疮,硝烟弥漫,血雨腥风,浊流翻滚,回想起来令人毛骨悚然。50年后,站在这里举目眺望,巴尔虎草原碧野连天,辽阔牧场上羊群点点,马群滚动。蔚蓝的天空中百灵鸟婉转鸣唱,到处洋溢着和平安谧的气象。
我们继续走,来到位于新巴尔虎左旗南端的诺门罕布尔德苏木。据说,当年诺门罕战役的第一枪就是在这儿打响的。苏木领导介绍说,他们组织民兵挖掘战争遗物,挖掘出枪支、战刀、钢盔、皮鞋、机油、烟具、玻璃器皿等104种共200多件物件。我们在苏木一间库房里看到牧民挖到后交到公社来的战争遗物乱堆在一起,金属物件都已上锈,布衣、书籍腐烂不堪,而玻璃瓶里的豆油仍清澈透明。
据《诺门罕战役》一书记载;日本帝国主义对苏联远东地区早就垂涎三尺,觊觎已久。1939年5月,日本人在这里挑起事端,引发了一场震惊世界的“满”蒙边境战争,实际上是日本关东军与苏蒙军的局部正规战役——诺门罕战役。被称之为“战神”的苏联元帅朱可夫和蒙古国元帅乔巴山亲自到前线指挥。这场战役从1939年5月4日开始,到9月16日停战,历时135天,双方投入兵员20余万,大炮500余门、飞机900余架、坦克、装甲车上千辆,死伤6万余人。日本关东军在这场战役中损耗了5.4万多兵员和大量重武器,最后进行了细菌战,但仍然逃脱不了惨败的命运,被迫停战讲和。日本史学家称这场战争为“日本陆军史上最大的一次败仗”。
战后,这一代草原上、沙丘间留下了大量被击毁的日军大炮、坦克、装甲车、汽车、飞机残骸,汽油桶、炮弹壳等废铜烂铁。解放后,新巴尔虎左旗人民政府派人拉回了这些废铜烂铁卖了钱,盖了一处招待所。如今在地面上只保留着约200发日军的重炮弹,其余大部分战争遗物埋进土里。
“这些战争遗物,与其这么乱堆着,不如搞个陈列室对外展出,不是更有意义吗?”我们建议道。“我们这个贫困旗拿不出钱来建。”岩峰部长和公社领导直摇头。
“我们写个‘内参’反映反映。”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从呼伦贝尔回来后,我就写了一篇稿件,刊发在1989年7月20日内蒙古日报社编的《内部参考》第14期上。文章前半部分概要介绍诺门罕战役来龙去脉,然后提出建立诺门罕战役陈列室的要求和其必要性:
1.通过展示日本侵略军发动侵略战争的罪证,向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
2.诺门罕战役,是世界著名战争,国内外都在进行研究,可以提供史料和实物证据;
3.可以结合开辟草原旅游资源,接待国内外游客;
为此,新巴尔虎左旗人民政府要求上级拨款10万元在这里建一座面积为200平方米的陈列室对外开放,接待游人。
据新巴尔虎左旗有关领导透露:这篇《内参》受到自治区有关领导重视,作出批示。自治区有关部门下拨了专项资金。至于款数,没有打听。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作为新闻工作者,为设立诺门罕战役遗址陈列馆尽了一份心而感到欣慰。
1989年,新巴尔虎左旗人民政府用上级下拨的专项经费,着手设立诺门罕战役遗址陈列馆,对外开放并接待游人。后来,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扩建,并在战场遗址开辟旅游区。
1994年,诺门罕战役遗址陈列馆被确定为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9月1日,国务院公布第一批8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诺门罕战役遗址陈列馆入选其中。
文/岱 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