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凉城县民政局:在为人民服务中锤炼初心使命

  联合审批城乡低保
  审批低保一丝不苟
  凉城县鞍山中心敬老院
  时光的脚步总是匆忙的,转眼2019年的三季度已划上圆满句号。在过去的9个月中,围绕中央、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我区各地民生重点实事、尤其是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生活情况如何、各地民政工作又有哪些值得梳理的亮点?记者深入基层进行了走访。

  低保户脸上的幸福笑容

  68岁的王五五是乌兰察布市凉城县鸿茅镇三营社区苇占营村的农村低保户。来到王五五家,王五五和老伴儿杜桂桃还有两个活蹦乱跳的双胞胎小孙孙迎了出来。

  只见院子里干净整洁,养殖有鸡和羊,见有陌生人来,墙角的一条大狗扑着旺旺地叫,屋内宽敞明亮,井然有序。

  “五六年前,我得了腰间盘突出,严重的时候晚上不能睡不能站,更不能干活儿。”王五五介绍,我老伴儿杜桂桃,大约七八年前得了重度风湿病,膝盖、手脚关节增生,腿和脚经常冰冷发麻,两人常年药不离口。

  迫于贫困和生活压力,约两三年前,我们俩向当地民政所申请了农村低保,刚开始每年低保有两三千元,从2018年10月份低保标准调整后,现在每年有五六千元。

  去年,村里进行危房改造,政府又投入两三万元帮我家维修了老房子,还更换了门窗、地板等。“现在,老百姓打心眼儿里高兴,县民政部门和社区干部想方设法帮助我们,这政策真是太好了,感谢党的好政策。”王五五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每天弄的俩娃娃,既要看小的,又要照顾老的……”王五五老伴儿杜桂桃边拉扯小孙孙边动情地说,我老妈妈都90多岁了,如今生活这样好,老人家每天都乐呵呵地。

  地处岱海湖腹地的鸿茅镇三营社区,目前有4个自然村,共有户籍人口1200人,其中农村低保人口约占1/4。“这些人群大多年老多病,像这样协助民政部门入户了解农村贫困人口情况,每月平均有五六趟。”鸿茅镇三营社区主任侯海军表示。

  每年公章按坏四五个

  “今天我们从社会救助局、社会救助股抽调多名专职人员进行联合审批,严格执行凉城县城乡低保认定办法。”在凉城县民政局会议室,正忙着筛查审核城乡低保资格的凉城县民政局社会救助局局长陈文斌表示。

  事实上,凉城县在认定城乡低保人员方面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一份低保从村委会申报到乡镇上报低保花名,要经过民政部门核查大队核查、派专人核查、核算金额、联合把关审批、然后通过官方平台向社会公示等多个环节。

  “我们每个环节责任分工明确,各把各的关口,环环相扣,并有会议记录,极大杜绝了人情保和关系保。”陈文斌告诉记者,从今年开始,县委、政府要求社会救助审批必须在25个工作日内完成,这是凉城落实中央“放管服”的具体体现。为此,我们下决心克服困难,确保承诺如期兑现。

  他介绍,类似这样新增的每年有三四千户,除此之外,每年还要完成3万余户城乡低保定期复核审批工作,并要求做到管理平台数据、一卡通系统、财务系统完全一致。高强度的工作量,通常要昼夜加班加点地干,每年仅审批公章就按坏四五个。

  据悉,每年凉城县发放特困供养金和城乡低保金近2亿元,这个数字逐年略有增长,但基本是恒定的。

  感受党的恩泽与温暖

  步入凉城县鞍山中心敬老院,眼前坐北朝南、米白相间的四层楼巍然耸立,院内一尘不染,各类健身器材、篮球场等设施一应俱全,菜园子里西红柿、黄瓜、茄子等蔬菜长势喜人,老人们三三两两悠闲的晒太阳,一派祥和的花园景象。

  进入楼内,明亮宽敞、洁净如新的房间让人倍感舒适。在敬老院护理室,记者与该院五保老人杨二明聊了起来。64岁的杨二明是凉城县曹碾满族乡人,由于无儿无女,他入敬老院已有3年多时间。记者见到杨二明时,他刚刚爬山(敬老院后面的鞍山)回来,只见老人家面色红润,看上去精神不错。

  “我64了,第一次住楼房,这里领导好、护工好、吃得也好,衣服脏了护工给洗……”在敬老院护理室,杨二明说道。

  “这里的许多院民原来在乡镇敬老院,一般条件都不好,2016年10月,全部迁移到了我们这里。”凉城县鞍山中心敬老院“当家人”牛利东表示,按凉城县行政区域划分,东片的五保老人入住鞍山中心敬老院,西片的归永兴区域敬老院。这个大院共3个养老机构,分别是光荣院、社会福利中心和鞍山中心敬老院,基本成了一个养老社区。

  年富力强的牛利东2014年分配到鞍山中心敬老院,在这个岗位转眼已是第6个年头,参与了该院从筹建、建设到运营的各个环节。因此,对这里的每位老人、甚至是一花一草一木他都了然于心。

  他介绍,我们的职责主要负责院民的护理、安全、餐饮和医疗卫生四块儿内容。院里日常费用主要来自3个方面:一是上级批准下拨的经费;二是不足部分由县财政补贴;三是彩票公益金,用于院里设备购置。

  “这个敬老院,每年约有30多万元的资金缺口,这部分费用每年由凉城县财政负担。”在牛利东看来,现在敬老院管理标准化了,服务提升了,原来老人们吃好就行;现在不单要变着花样吃好、食品安全要有保障,就连楼里每个房间都有独立的卫生间。

  “能行能走的老人不来这里,来这里的大多是危重病人,身世都比较可怜,牛利东说出了当下内蒙古许多地方五保老人面临的问题,来时基本是侄儿外甥送来,就再没见回来看过。

  他解释,分散供养凉城县标准是每人每年近6000元,咱们集中供养每人每年是8000元,这些资金分季度、按人头拨付,供养标准我印象中凉城县是全区最高的。每年每个老人吃喝、敬老院日常设施维修和人员工资,加上医疗费,每人每年国家投入差不多3万元。文/图  义  博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内蒙古·综合
   第03版:内蒙古·首府/广告
   第04版:内蒙古·摄影
   第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特别报道
   第07版:奋斗新时代
   第08版:中国·关注
   第09版:中国·综合
   第10版:健康
   第11版:世界·综合/广告
   第12版:都市心情
   第13版:小记者·活动
   第14版:小记者·活动
   第15版:娱乐汇
   第16版:劲爆体坛
“通乌门”发酵  美乌总统异口同声“没压力”
英议会复会 总检察长遭质问
凉城县民政局:在为人民服务中锤炼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