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父亲的目光

  从小到大,我好像就没怕过什么,唯独父亲的目光,总令我不寒而栗,更不敢得意忘形。或许是因为父亲太严厉,我对父亲没有什么亲切感。

  小时候,年少无知的我非常顽皮,总是惹祸。邻家大妈隔三岔五来我家控告我的“罪行”,每次父亲听后,生气的脸阴沉着,用无比严厉的目光看着我,抬手就会打一巴掌。那时的我常常犯错挨揍,很惧怕父亲。总感觉自己不是父亲亲生的。

  记得我18岁下乡插队那会儿,曾因为农村条件艰苦而彷徨,想逃离。父亲知道后,利剑一样的眼神直射向我,说:没出息,遇到点困难吃点苦就想当逃兵。教导我:人吃点苦没啥,要熬得起苦,好好向老农民学。父亲的话,让我冷静并坚持下来。白天参加生产队的农活,收工后,凭着自学,在灯下进行散文写作,那第一篇处女作的发表、第一次手写稿见诸省报刊后的怦然心动,至今历历在目。四年的知青生活让我成熟不少。

  后来,我顶替母亲进厂当了一名机修钳工。父亲用平静的目光望着我叮嘱,工作要勤快,不懂多问师傅。在紧张、千篇一律的车间流水线上,挥洒着青春的汗水,工作之余追逐着写作的梦。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坚持不懈的笔耕,我采写了不少有关企业的稿件,频频在国家级、省市级报刊亮相。得到厂领导和职工的认可。

  自成年后,我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与父亲拌嘴,现在想来十分后悔。父亲常常当面说我能干有余、精明不足,孝有余、顺不足,说千孝不如一顺。在父亲严厉的目光注视和不近人情的管教下,我日渐长大并成家立业,生儿育女后,才深深理解父亲威严目光背后所蕴藏着的那份沉甸甸的爱!

  1984年9月,我被调入媒体,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置身新闻平台,顿觉海阔天空,如鱼得水。那时,工作条件十分简陋,文化程度不高的父亲获知后,用慈祥的目光对着我说:国强,当一名好记者不容易,你要多学多跑多写。不要让我失望。这让我在平凡的岗位竭尽全力,采写发稿始终名列前茅,连年评为单位先进工作者,入了党,成了单位的中坚。那年,得知我获得省广

  电系统先进个人时,父亲的目光里添了几分欣慰和自豪。也许父亲并不知道,那目光让我无比的快乐,也给予了我莫大的鼓舞。从此,当我遇到困难与挫折时,就会想起父亲的目光,它如灯塔,照亮了我前行的路,伴我走过了人生中的无数风雨,让我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坚强,并拥有了百折不挠的勇气。

  那些年因工作出色,获得了一些荣誉称号,我不免有些骄傲自满,以致在父子对话时,养成了对父亲颐指气使的坏毛病。有时甚至带有一种居高临下的腔调。而已年迈的父亲却从来不计较。那无助的目光像一盏昏黄的灯,定格在我的思绪里。直到2009年初春,90岁高龄的父亲逝世时,才真切地感受到父亲目光的可贵。想起父亲关爱我的那些我不曾珍惜过的日子,眼泪就如断了线的珠子潸潸而落。真后悔没有好好和父亲说说话,没有好好陪父亲散散步,也没有完成曾答应父亲想坐飞机的心愿。而我总是在忙,等到一切都有了,可对父亲的愧疚却成了我永生都无法弥补的缺憾。

  在清理父亲遗物的时候,我翻出六枚大大小小的军功章、纪念章以及伤残军人证,这都是一个抗战老兵戎马生涯一辈子迎着枪林弹雨一枚一枚得来的,每一枚镀金铜质奖章我都闻到了血和死亡的腥味。每年清明节,我定会手捧鲜花去公墓祭祖,与父亲和母亲说说话,静静地站立一会,感受墓碑上父亲遗像那仍能给我无穷力量的深沉注视。我一直坚信,父亲的目光仍在。永远的,不离不弃!文/林丛中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内蒙古·综合
   第03版:内蒙古·首府
   第04版:新报热线
   第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特别报道
   第07版:要闻
   第08版:健康
   第09版:中国·综合
   第10版:世界·综合
   第11版:中国·关注
   第12版:读书
   第13版:都市心情
   第14版:声音/广告
   第15版:娱乐汇
   第16版:劲爆体坛
父亲的目光
爱的味道
谷雨时分
【心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