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母亲》以革命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讲述了内蒙古西部河套平原婆媳2人,自1930至1980年代经历的曲折动人故事,彰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伟大精神,是一部具有史诗品格的优秀作品,堪称一面反映河套地区半世纪风云变幻的镜子。
白三女是小说中着力塑造的一位河套女性形象,她年轻时跟随丈夫石三从陕西“走西口”来到河套平原。她在自家并不富裕的情况下,同丈夫一道挑起抚养丈夫亲侄儿石憨憨和远房侄儿石六子,以及沦为孤儿的郝玉润(润润)的重担。她的独生子石贵元被国民党特务抓去后生死不明,丈夫悲愤离世,白三女“咬紧牙撑着这个家”,为的是“守住这份家业,一草一木不能叫少了,等儿子回来,完完全全交给他。”不料盼来的却是儿子寄给法院的离婚申请书。她一把从儿媳手中夺过“离婚判决书”,撕碎扔在地上,响铮铮地说:“我替我儿媳妇作主,这婚不能离!”读者从中不难看出,白三女虽是一个不懂法的普通农妇,却又是一位敢作敢为的女中丈夫。她弥留之际,从身上摸出一把拴着布条的钥匙递给儿媳,嘱咐她将自己为“医官”王兴保存了40年的10个银元交还给他。白三女一生都以母亲般博大的胸怀温暖他人,直到生命最后时刻。
郝玉润是小说中着力塑造的又一伟大河套女性。她4岁时由母亲背着从陕西来到河套平原,后被石三夫妇认作干女儿,长大后成了石贵元的媳妇。后来丈夫被抓走,她一心盼着丈夫早日回来帮助一家人摆脱困境。但万万没想到的是,丈夫竟然提出与她离婚。她完全有理由以牙还牙、“拖住不放”,可他体谅丈夫多年在外的“难处”,也为了“叫婆婆不再为这事烦恼、伤心”,同意了离婚。读者由此感受到河套女性不求别人温暖自己、只求以美好心灵去温暖别人的独特人格魅力,中华民族以德报怨、宽厚待人的传统伦理观,在她身上得到充分体现。
《河套母亲》以质朴细腻的笔触,书写了河套地区的历史掌故、风土人情、生活习俗,描绘出一幅幅特色鲜明的风景画、风俗画、生活画。小说从河套农民居住的土坷垃垒成的房屋、白茨(哈昌儿)围成的院墙、冬季房顶上用来存放猪肉的“冰柜”、家中以简单工艺制作的“红油炕”,到村民们出行乘坐的毛驴、“二饼子”牛车,平日吃的糜米饭、揪面片、酸蔓茎,过节或待客吃的油炸糕、蒸饼烩酸菜……作者信笔写来,栩栩如生。作品还讲述了河套农民祭灶、拜年、认干亲、婚丧嫁娶等简单却不乏庄严的仪式,讲述了过“小年”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的温馨情景,春节前全村人家聚在一处捣糕、说笑逗趣的红火场面,以及老命(石贵元)、润润、鲜鲜、憨憨4个孩子“藏猫猫”、“过家家”、逮麻雀的童趣……这一切构成一幅壮阔的河套农村生活长卷,散发出田园诗般的魅力,使作品呈现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地域特色。
《河套母亲》在艺术形式方面,继承《红旗谱》《创业史》《林海雪原》等红色经典的写法,通过精巧的结构、曲折的情节、个性化的语言,去塑造鲜明独特的人物形象,讲述生动感人的中国故事,抒写河套儿女、特别是河套女性的美好心灵,唱响了一曲宏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颂歌。
(作者刘志中系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作者刘文斌系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