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母亲》用写细、写真、写实、写正的手法,讲述50年风云变幻的河套历史故事,描绘了八百里河套风土民情画卷,讴歌了勤劳坚韧的河套女性之美、宽容博大的河套母亲之美。
小说开篇写到:“黑暗正伴随着时光的脚步和寒冷的淫威一同降临,笼罩了这个名叫石三圪旦的荒村。”这个大画卷和大背景,是从一个小荒村石三圪旦,围绕着一户殷实但不算富有的普通农家石三家、石三的寡妻女主人公白三女、孤媳郝玉润,以及与之有关的人物和事件卷入卷出的。聚焦内核虽小,而所涉结构框架和释放量却很大,辐射面很广。
小说以直叙、正叙、插叙、侧叙、倒叙、回忆、对话、旁白交代等手法,以章节单元的画面结构和网状式的线索结构,合理安排、交代了线索众多、层叠交织、交叉贯穿、错综复杂的场景及故事情节。小说大量描写、叙述了河套地区中共地下斗争及革命活动。作者查阅了大量史料,采用了尊重客观史实的正面写法,再现了那段残酷、艰难、复杂的革命斗争,讴歌了共产党人追求正义不畏牺牲、不忘初心忍辱负重的品质及风骨。
小说中出现的人物众多,作者似乎以不经意的笔触,着力刻画了数个身份不同、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小说重点刻画了白三女、郝玉润两个河套女性的形象。当儿子闹革命生死不明,丈夫一急之下撒手人寰,亲侄儿憨憨为寻亲下落不明,困境中收留的远房侄儿石六子忘恩负义,家里成年男人都走完了,剩下孤儿寡母,灾难与磨难一个一个降临……而白三女始终没有倒下,勇敢地挑起家庭重担,她简单的信条是为石家保护好拼命挣下的财产,养育好石家后代,操持一家生计,照顾好孤苦的儿媳,收留投奔而来的亲戚,扶助邻里周济乡亲……白三女、郝玉润等身上体现的勤劳、勇敢、坚韧、善良、自强不息、崇德向善、扶危济困等品格,正是河套女性的特点,是母亲河套这一方水土养育出的美德。
小说是以河套地区为发生地和背景的,作者以写细、写真的手法,详实描写了河套地区的气候、风景、植物、农作物、饮食、风俗、风土人情、生产生活等景致。如描写了红柳、杨树、沙枣树、糜子、黍子、胡麻等植物及农作物;描写了红躺柜、肉仓子、高粱秆儿盖帘、瓦盆、捣糕碓子、羊棒骨烟袋、黑毛口袋等生产生活用具;描写了酸粥、糜米粥、油烙饼、油糕、油圐圙、面葫芦烩山药茄子加豆角、炒山药节节等饮食。
小说详实生动地描写了河套地区昼夜冷暖、丰足饥馑、生老病死、待人接物、风土人情、婚丧嫁娶等自然、人文、风俗习惯。精准纯熟地运用了河套方言俚语,如:叨拉(说话)、做甚(干什么)、诈唬(吓唬)、拉假(客套)、定猛(突然)、阳婆(太阳)、半前晌(上午)……小说还大量穿插了河套俗语、歇后语、民谣、顺口溜、爬山调,如俗语:“哈冒杈墙墙不倒”“听拉拉蛄叫还不种豌豆了”“谁拿锄谁定苗”“香不过猪肉,亲不过姑舅”;歇后语:“碾盘对磨扇——实打实”“耗子挨着斑仓仓睡——一对灰脊背”“种荞麦长出豌豆——灰得没棱子了”;顺口溜:“老婆汉子一辈子,年年捣糕靠碓子”“铲了葫芦种苦菜,变着法子把人害”;民谣:“三月阳春咱种胡麻,胡麻开得蓝花花。栽下了杨树栽柳树,种下麦子种糜黍。”“玻璃窗子大正房,花花被褥垛半墙。”;爬山调:“上房瞭一瞭,瞭见个王爱召”“后山的饸饹南梁外糕,后大套吃西瓜不用挑,黄河的鲤鱼味道好。”
河套的人、河套的景、河套的语言,向读者展开了一幅详实生动的八百里河套风土民情画卷。“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景物、画卷的描绘,又不单纯是状物的,是伴随着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人物事件展开的。作者并非河套当地人,这得益于他曾在河套地区工作和生活过,源于作者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真实体味,源于作者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的体验,源于作者对河套持久的热爱和真挚的感情。
(作者系巴彦淖尔市文联副主席、巴彦淖尔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