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观

一两黄金 一两泥

西泠印泥:
    曹勤是西泠印社古法手工印泥制作技艺的传承人。

    ●挑拣

    挑拣制作印泥前,艾草需要在阳光下反复晾晒,并去除粗梗。接着,将这些艾草用布袋包好,放入锅内蒸煮。然后洗净,在烈日下晾干即可。最后,艾草还要进行人工挑拣,根据长短分成不同的质量等级。

    ●●调制

    调制印泥,最重要的就是控制好各原料的比例。将配齐的材料倒入石臼中,用打泥棒轻轻捶打,捶打完成的标准是——油不浮,朱砂不沉,此时的印泥有着如新鲜年糕般的韧性。

    西泠印泥颇受金石书画大家的青睐。

    ●●●入色

    传统印泥的颜色是橘红色,也就是朱砂的本色,有时印泥也会被调成五颜六色。后来慢慢形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比如字画的印泥颜色一律采用红色;蓝色成了公文印章的专用色。

    西泠印泥采用存放3年以上的蓖麻油调制印泥。

    曹勤是西泠印社古法手工印泥制作技艺的传承人,进行着古法手工印泥的普及与传播。

    说起印泥,它是古今书画家钤盖印章的必需之物,也是篆刻艺术不可或缺的媒介物。它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篆刻艺术表达出的效果。而西泠印社国家非物质遗产项目西泠印泥,是被行业内公认的印泥中的上品,色泽古雅沉着、质地细腻,且夏不渗油,冬不凝固,钤出的印文色泽沉着、经久不褪,能让篆刻清晰传神到纸上,呈现微凸的立体感,通常连钤几十方印,印文字口依旧清晰。

    西泠印泥始创于清光绪二十九年,当年丁辅之、王福庵、叶为铭、吴隐4人在西湖的西泠桥边创立了以篆刻、印谱、书画创作为主的西泠印社,而研究印泥的目的很简单,大家都觉得印章是一幅作品的点睛之笔,而决定印章好坏的关键就在于印泥。所以,制造出最好的印泥,成了他们的共同目标。

    为了找寻制作印泥的最佳材料,他们亲自去湖北采集质量上乘的艾草,也曾经去湖南矿区挖掘最好的朱砂。这种不计成本的制造方法,使得一种说法在当时广为流传:一两黄金一两泥。这些印泥一度不公开售卖,只有西泠印社的社员才有资格享用这些当时全国质量最好的印泥。

    西泠印泥从王福庵传到韩登安先生、韩君佐夫妇再到茅大容先生,已日臻完美,达至顶峰。如今,掌握西泠印社古法印泥制作技艺的人极少,曹勤是比较幸运的一位,他18岁进入西泠印社,跟茅大容先生学习金石篆刻、书法,随后得到他关于印泥制作的独秘真传,成为他唯一的亲传弟子。

    直到现在,西泠印泥依然遵循古法手工技艺。艾草选的是野生的单瓣艾草,蓖麻油往往是3年以上的伏油,甚至是10年以上的陈油。这几年间,曹勤在传承的基础上对西泠印泥做了些改良,印泥品种已多至30余种,比如纯手工篆刻书画专业朱砂朱磦、仿古丹顶朱砂、朱磦印泥、彩色印泥等等。

    如今,曹勤打算着在杭州建立一个古法印泥制作艺术中心,让更多的人了解印泥知识、体验印泥的制作流程。

    ●●●●封印

    印泥做好装入缸内,还要在印泥上盖一层金属箔。质量上乘的印泥,一般采用24K纯金金箔,目的不仅是彰显印泥的价值与身份,还有向传统致敬的意思。有些也会盖上银箔。只有为印泥盖上了金属箔,才算是封印完毕,一块印泥也正式诞生了。

    (据《美术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地方·旗县
   第06版:观察·呼伦贝尔
   第07版:国内新闻
   第08版:要闻
   第09版:教育
   第10版:文摘
   第11版:悦读
   第12版:公益广告
地方两会,描绘高质量发展蓝图
印度洋成为大洋科考前沿
嘴馋可能是营养失衡的信号
树木也会集体搬家
音效师解密动画片里的声音
一两黄金 一两泥
中国古代的雪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