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古代的雪有多大?

    近来寒潮接连来访,全国多地连降大雪、气温骤降,给人们的生活和出行带来不便。其实,从历史记载来看,中国古代的大雪远比现在要大得多。

    在中国5000年气象史上,曾出现过4个寒冷期。对于从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前850年,即西周前期的第一个寒冷期,相关史料记载几乎没有。而历史上最早的一次记载也并未直接说下雪,而是“雨雹”,见于《竹书纪年》,事发西周孝王七年,“冬,大雨雹,牛马死,江、汉俱冻。”到了第二个寒冷期,有关大雪的记载才逐渐多了起来,而最严重的雪灾出现在第4个寒冷期。

    从明朝中期起,中国进入了第4个寒冷期,一直到1900年前后才结束,长达500年,国内学者把这一时期称为“明清小冰期”,国际上则称为“现代小冰期”。

    明清两朝的雪灾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频繁。《中国气象灾害大典·综合卷》中,1900年以前的“严重强寒潮灾害”共17次,而明清时期就占13次。

    朱祁钰(明代宗)当皇帝的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冬,中国自北到南大部分地区都下了罕见的大雪,极为严寒,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广西等地连下1个多月的雪,灾情严重:江苏苏州,太湖断航,港口封冻,“人畜冻死万计”;  浙江安吉,“冻死百余人”;  河北沧州,“冻死人畜无数”;山东德州,“人畜冻死”……

    朱厚照(明武宗)当皇帝的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雪下得最大的是华东地区,江河冰合,鸟兽冻死,冻毙村民。南方的太湖、洞庭湖、鄱阳湖等大湖竟然同时成了“超级溜冰场”:太湖,“冰,行人履冰往来者十余日”;洞庭湖,“冰合,人骑可行”。

    在明清小冰期,又以清朝遭受的雪灾最严重,13次“严重强寒潮灾害”中有9次发生在清朝。因此,有学者又把17世纪至19世纪的这一段时间称为小冰期中的“寒冷期”。最近500年中最寒冷的50年就出现在这一时期,即公元1650年至1700年间。

    在这最冷的50年里,连下一个月大雪并非罕见。如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的全国雪灾,被冻死者甚众。据记载,当年南方的湖南永州等地,竟然连下40多天雪,“民冻死者无数”。

    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冬天,华北、华东、华中等地连降大雪,连续下40至60天不等,淮河更是坚冻2个月。(据《解放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地方·旗县
   第06版:观察·呼伦贝尔
   第07版:国内新闻
   第08版:要闻
   第09版:教育
   第10版:文摘
   第11版:悦读
   第12版:公益广告
地方两会,描绘高质量发展蓝图
印度洋成为大洋科考前沿
嘴馋可能是营养失衡的信号
树木也会集体搬家
音效师解密动画片里的声音
一两黄金 一两泥
中国古代的雪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