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聚焦脱贫攻坚的农村大戏

——评电视剧《索玛花开》
电视剧《《索玛花开》》剧照。
  ◎孙仲

  32集电视连续剧《索玛花开》于近期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隆重播出。这是国内第一部反映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现实主义农村题材电视剧,也是首次以女性第一书记的视角来描写脱贫攻坚的先进事迹。该剧自开播以来,深得观众喜爱,各方好评如潮。

  《索玛花开》讲述了经济学女博士、柠海市发改委投资科副科长王敏到艰苦的谷莫村担任第一书记、带领当地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作为一名不到30岁的年轻姑娘,王敏为何要到贫困山村去当第一书记呢?而且主要职责是脱贫攻坚,她又能顺利完成任务,令当地村民满意,让电视机前的观众信服吗?说实话,一开始我对此疑虑重重,甚至担心这样的结构会毁了一部电视剧。然而随着剧情的推进,我的相关疑问逐渐消失,不仅认同了这样的结构,而且很快融入剧情,随剧中人同喜同忧,一路前行。

  比如,剧中交待,王敏感到年龄偏大,希望男朋友周林早点和她结婚,千万不能拖到30岁以后。而周林当时正在谷莫村担任第一书记,肩负脱贫攻坚之重任,表示只有先帮谷莫村摘掉贫困村的帽子,然后才能结婚。王敏本来也是无奈答应的,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周林在回谷莫村途中发生车祸,腰部骨折,需长期住院治疗。她担心因此影响谷莫村脱贫进度,继而影响自己的婚事,权衡再三,便主动向市委组织部请缨,申请到谷莫村担任第一书记,代替周林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而作为各级党委政府,也是需要和欢迎广大干部自愿到扶贫一线工作的,因而王敏担任谷莫村第一书记的事很快落实。

  这样,我们就容易理解王敏为何要去当第一书记了,也能够接受该剧以她这样一位女性第一书记为主角了。说白了,王敏就是为了实现结婚嫁人的“小目标”,才执意去完成一项原本不属于她的脱贫攻坚之“大目标”的。这种选择,不能说多么正确,却也并非没有道理。这就是新时代的女性,为了追求婚姻爱情,什么都能牺牲,什么都能承受,也什么都敢尝试。

  而当王敏走马上任,遇到一件棘手的事——部分村民要求重新评定“建卡户”后,她深刻感受到了农村扶贫工作的不易,便分别在闺蜜和父亲面前流露出后悔、想打退堂鼓之意。这从一个侧面表明,王敏当初决定去当第一书记确实有点草率,过于考虑自己的“小目标”,而对脱贫攻坚之艰难认识不足。然而正如她的父亲所言,官场无戏言,既然选择了上山扶贫,就没有回头路,只能坚持。无奈,王敏只好接受现实,硬着头皮干下去,并利用自身知识,成功解决了重新评定“建卡户”这件事,赢得了村民信任,为进一步的脱贫攻坚打下了基础。

  这样的剧情安排,不正是该剧“题材宏大,却很接地气”的重要体现吗?观众最需要什么样的影视作品?当然是主题积极向上,人物真实可信,内容感人至深的!而且,这三者应相辅相成,共为一体,带给观众全面、客观的艺术享受与心灵震撼。观众的鉴赏能力已今非昔比,如果在人物塑造上还走“高大上”的老路子,显然行不通。只有把角色还原成真实的人,观众才会觉得可信,才能从内心去接受和欣赏。否则,只能“用遥控器投票”!

  作为现实题材电视剧,不能不接地气,《索玛花开》这样一部聚焦脱贫攻坚的“农村大戏”,更应如此。该剧“题材宏大,却很接地气”的体现当然不止前面谈到的这些,其它还有很多,诸如包办婚姻、弄虚作假、小农思想、自私自利等现象,在剧中都有相应的体现,虽然在揭谷莫村的“伤疤”,却也是现实中很多地方的共性问题。正是通过相关问题的逐步解决,反映出村民们思想意识的转变和基层干部工作能力的提高。尤其是第一书记的作用,在此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马向阳下乡记》中的马向阳如此,《索玛花开》中的王敏也是如此。

  脱贫攻坚,首先要解决人的问题,而要想解决好人的问题,又得从解放思想做起。无论是尚未脱贫的村民,还是雪中送炭的扶贫干部,都要从思想深处思考和找对策,共同完成脱贫致富大业。干群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和脱不了的贫。该剧不正是通过点点滴滴接地气般的细节表现,来升华主题,感染观众的吗?包括对一些感情线、亲情线、友情线的处理,也是如此。

  行文至此,还想说说该剧的另一大特色——对民族风情的展示。该剧取材于大凉山彝区精准扶贫题材,因而整部电视剧都充满了浓浓的四川民族风情。就说木呷、阿扎、马海木且等主要角色的服装、化妆吧,都是传统的彝族风格,让人感到很亲切,温馨。还有道具、风景等,也都展现出原汁原味的少数民族风情。

  据悉,为了更好地展现彝族传统村寨,剧组专门在冕宁冶勒风光秀美的山顶搭建了电视剧的主场景——“谷莫村”,可见是多么舍得投入和用功。另外,剧中还展现了大量的彝族民俗,通过火把节、彝族年、婚礼、选美等过程,充分表现了彝族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还通过制作彝族漆器,展现彝族特色服饰,羊毛制品等画面,把彝族传统手工艺文化进行集中展示。这些,无疑在视觉效果上给了观众耳目一新的感受。难怪该剧的导演王伟民曾表示,“通过观看《索玛花开》,既可以了解凉山地区壮美秀丽的风光,又可以了解彝族民俗风情和文化传统。”

  该剧取名《索玛花开》,除了意象表达之需,还有深刻内涵在里面。索玛花,即杜鹃花,是凉山彝族的代表,有非常吉祥的意思,用《索玛花开》这样的剧名,体现出各界对凉山彝族同胞的祝福,期待他们在党的领导和政策关怀下,早日走上幸福富裕的小康路。

  而剧中的片头曲《盟如海》,片尾曲《索玛花开》,插曲《妈妈》《东山美人》等,均是彝族风格的原创作品,其中片尾曲《索玛花开》还是剧中主要演员们共同演唱的,既别具一格,又彰显自信。

  说到自信,其实这部电视剧选择脱贫攻坚这一主旋律、现实主义农村题材,也是源于一种自信——文化自信。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选择什么样的题材,用什么样的作品去吸引观众和打动观众,体现电视人的文化素养,更彰显文化自信,这是一个值得整个电视行业重视和思考的命题。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评电视剧《索玛花开》
~~~——介霞散文印象
◎聚焦文学艺术界热点话题 ◎追踪前沿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研究走势 ◎弘扬传统文化的思想道德力量 ◎见证内蒙古文学艺术的点滴成长 ◎助推草原文化繁荣发展~~~宗旨
~~~◎李樱桃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观察·巴彦淖尔
   第05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6版:质量报告
   第07版:内蒙古公安
   第08版:公益广告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文化
   第12版:彩虹
聚焦脱贫攻坚的农村大戏
着眼幽微处 每有好风光
本刊
俞胜: 时代出色的观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