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整顿“三小”行业——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本报记者  康丽娜

  “三小”(小餐饮、小作坊、小摊贩)食品行业一直是我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难点,也是我区食品安全市场监管的薄弱环节。

  “‘三小’不小,覆盖人群多,从业门槛低,产生问题多;‘三小’又是切切实实的民生,一头关乎消费者的食品安全,一头连着万千小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生计。”呼和浩特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服务监管科科长张曙光对记者说。

  “但‘三小’也是关乎饮食的高风险领域。不能为了照顾弱势群体,就忽略食品安全。”在张曙光看来,“三小”食品行业治理已是迫在眉睫。

  为了规范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的生产经营行为,2015年10月,《内蒙古自治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实施,鼓励食品小作坊改进生产条件,向食品生产企业转型升级,呼吁食品摊贩进入集中交易市场、店铺等固定场所经营。

  2016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及监督管理办法(试行)》正式颁布,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正式纳入登记管理。这也意味着:一直游离在法律和监管边缘的小作坊、小摊贩将获得合法身份。

  2017年,呼和浩特市把国家食品安全试点城市创建工作有效融入全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在开展食品安全链条、全领域排查整治的基础上,大力开展食品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三小”行业整治。

  如今,呼和浩特市“三小”食品行业呈现出整洁有序态势,公众食品安全的获得感进一步提升。

  盛夏晚上7时许,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乌兰夫公园附近的便民市场(原钢铁路菜市场)内,依然灯火通明,非常热闹,而原来散布于便民市场外的路边小摊贩们不见了,有经营意愿的摊贩全部实现了进场经营。

  “现在的呼和浩特市区,小摊贩占道经营、无序买卖基本被取缔,放心的食品消费环境正在走近首府市民。”市民刘文军说。

  不仅如此,呼和浩特正在进行的小餐饮“厨房革命”,也是一大亮点。

  呼和浩特市金桥开发区的一家试行“明厨亮灶”的餐饮店,采用视频监控方式进行厨房“透明化”管理,通过在厨房内安装多个摄像头,并与前厅显示屏连接,实现后厨动态的完整记录和保存,这一“厨房革命”消除了消费者疑虑,生意反而越来越好。

  “‘厨房革命’就是为了让市民看着放心,吃得安心。”据张曙光介绍,自小餐饮“厨房革命”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共检查餐饮服务单位80836 家次,责令整改14329家次,关停整改10045家次,取缔821家。全市各级各类餐饮服务单位实现“明厨亮灶”和食品贮存超市化、用具管理色标化、加工制作规范化等“四化”管理的 15144家,达到总数的95%。

  日前,呼和浩特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对“四白食品”的专项治理,使“放心馒头”“放心粉条”“放心豆制品”“放心豆芽”全面实现市场全覆盖。

  截至记者截稿,赛罕区食药监局共检查小作坊102家,取缔白酒黑作坊12家、豆腐黑作坊8家、奶片黑作坊1家、食醋黑作坊1家、馒头黑作坊1家。

  整顿“三小”行业,决不仅仅是呼和浩特的行动。早在2010年,鄂尔多斯市就率先开展“厨房革命”:要求饭店、学校、职工食堂等单位厨房必须通过玻璃大窗或电子屏亮出烹制过程,食品操作台一律采用易消毒的不锈钢。当前,鄂尔多斯市各餐饮单位采用不同模式实现了餐品操作流程的可视化。

  赤峰市积极打造餐饮业示范工程,红山区万达广场食品安全示范街上的33家餐饮单位全部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进店用餐的消费者,通过扫描桌牌上的二维码,可以观看后厨直播,了解自己所点菜品的加工环境和制作全过程。

  截至目前,全区“明厨亮灶”率从2015年的33%上升到60%左右。

  与此同时,通过整顿,走在内蒙古不少盟市的大街小巷,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的现象越来越少,原来的不少小摊贩有了自己的铺面和合法经营的场所及摊位。整顿“三小”食品行业,内蒙古在行动……我们也衷心祝愿:通过这种整顿,我区居民“舌尖上的安全”越来越有保障!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4版:出彩
   第05版:草原足球
   第06版:地方·盟市
   第07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8版:读友
   第09版:经济涮锅
   第10版:小康图景
   第11版:科技
   第12版:生活
整顿“三小”行业——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闻天下
内蒙古启动以企业为单元的加工贸易监管改革
“三个精准”与 产业扶贫
我区实现直飞 洲际航线零的突破
产业融合筑起脱贫“大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