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财政部官网传出消息:近年来,在利用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打造产业集群中,呼和浩特市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导向作用促进脱贫攻坚,收到明显成效。
这个“成效”,就是以产业融合发展为主的脱贫攻坚四大亮点。
——投资洼地形成。全市各旗县根据产业发展需求,有效聚集各类财政支农资金,建立了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和工商企业、民间资本投资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产业高地成为资金投入洼地,财政资金放大效应明显。全市2013年至2017年立项的210个项目,中央财政投入1.2亿元,地方财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银行贷款投入1.62亿元,带动了农业生产和农业服务业、农产品加工等上下游产业发展,产生了2.35倍的放大效应。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2018年,呼和浩特市继续加大投入,投资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
——主导产业突出。各区域优势产业集群在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引导下,融合各类资金,促进了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各旗县项目区以第一产业为主的优势产业充分提升,并向二、三产业靠拢集中,推动了农村各产业融合发展。在产业培育和发展中,种、养、加和冷链物流有效结合,同时依托青山绿水、田园风光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等第三产业,提高了农业全产业链效益。
——农民持续受益。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基础上,全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步伐加快,各区域优势产业从申报项目开始,就立足与农民构建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土地托管、订单生产、入股合作等方式,稳定农户与龙头企业的利益关系,使农户生产与优势特色产业、品牌产品、市场需求相对接,农业生产不再是过去无目的、无组织的生产,而是作为龙头企业的“第一车间”,形成了上下游有机结合的产业集群,近几年全市农民40%以上的增收均源自一产与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发展活力增强。产业集群的打造,提高了农业科技化和组织化水平,夯实了全市现代农业发展基础,激发了产业活力,遍布在和林县、土左旗和近郊等地的土地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现代生产经营模式,加快了适度规模经营步伐,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也应运而生,显现出一派现代农业新气象,促进了农业和旅游业、农业与加工业、旅游业与生态建设相结合,一批新的经济业态为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开辟了道路。
决胜全面小康之路上,如何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有所作为?呼和浩特市的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经验,值得我们细细口味。
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永军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呼和浩特市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焕发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