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赤峰市松山区太平地镇两间房村的田埂上,映入眼帘的是400米乘以400米整齐挺立的杨树林带,空旷的农田被这些林带分割成一个个规整的方田。阳光从树叶间隙处洒下,犹如一道光影斑驳的迎宾拱门,而刘昆鹏就站在这片阳光之下,不时还拿笔记录着什么。
“这边的杨树才10来年,你看这一棵就是刚栽种的,再看路那边,少说也有20年了。”作为太平地镇林业工作站站长,刘昆鹏能够根据树干的粗壮程度,准备判断杨树的“年龄”。
一阵风吹过,杨树的叶子沙沙作响。然而,林下的田地里,只有向日葵和玉米随风轻轻摇曳,植株更矮一些的辣椒和豆角则没有一丝晃动。杨树林繁茂的枝叶如同举起双手搭在了一起的“防风卫士”,静静地守护着身后的农田。
时间闪回到上个世纪60年代,这里的农民都曾遭遇过这样的经历:春季播种后,一阵大风席卷而来,从下午一直刮到了次日凌晨。农田基本被大风吹平,连种子都不见了踪影。
为抵御风沙、干旱对农业生产的侵袭及对环境的破坏,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松山区大搞农田防护林建设。“不种树不行呀,沙子把天都刮黄了,家里白天都点煤油灯,大家都说‘赤峰赤峰,十天九风;一天不风,天黄澄澄’,种地更是难了,基本没收成。” 据两间房村村支部书记刘明回忆,那时候他才十几岁,每天生产队长一吹哨子,大家都拿上工具热火朝天地种树去了。
农田防护林怎么造,需要多大间隔为一个林带,林带宽度多少合适?这些都是有严格规定的。“当时,有一位姓蔡的林业技术工程师指导我们造林。现在回头想想,400米的间隔真的很有讲究,他是根据风速和树冠的比例来设计的,确实起到了很好的防风效果。”刘明对此记忆犹新。
到1973年,全镇11.3万亩的土地上造出了230个的防护林网。成为了当时全国最大的农田防护林。
行得春风有夏雨。“真是风调雨顺,四周全是绿地,粮食产量提高了30%。就像今年玉米收成就不错,打了2000多斤,这地能成吨粮田,我真是没想到,搁在从前,也就能打几百斤。”当年见证过农田防护林建设的村民刘云告诉记者,1981年松山区遭遇了罕见的11级风暴,邻近的乡村都受了灾。但是太平地镇由于有防护林的保护,农田安然无恙。媒体报道之后,太平地镇受到了国家的表彰。太平地镇农田防护林一下子开始闻名全国甚至闻名世界,吸引30多个国家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专员、专家前来考察。
“农田防护林能降低风速,调节温度,增加大气湿度和土壤湿度。还能拦截地表径流,调节地下水位。”刘昆鹏自豪地告诉记者,太平地镇农田防护林是全区乃至全国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样板,曾获林业部、科技部颁发的全国乡村林业化建设先进单位和农田防护林营造技术推广奖荣誉称号。
如今,在太平地镇共有农田防护林4.6万亩,形成主副林带876条,构成网格780个,保护农田18万亩,农田林网化程度达到了100%。然而,杨树作为乡土树种被大面积栽种,近年来受生理周期和干旱影响,农田防护林也出现了大面积的退化、枯死。
“一直以来,林带虽有村民小组的精心维护和更新,但面对这种大面积的退化,只能通过寻找替代树种来解决。” 刘昆鹏坦言,让这片老林子重新焕发生机,是当下林业工作的重心,也是一件必须要做好的事情。
记者 补记
8月的赤峰,绿涛翻滚,峰峦叠翠。我们沿着百里林带走进太平地镇时,吉普车惊起一只山鸡,给人惊喜,随行人员说,以前别提山鸡,就是家鸡也养不活。
车行其间,但见数十年前栽植的杨树荫翳蔽日。当时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考察后评价,这是林相最整齐、林木长势最好、布局最合理、规模最宏伟的农田防护林。如今一见,果然名副其实。
“以林促粮,林茂粮丰”,这是上世纪国家领导人对松山区太平地镇林业发展的肯定和鼓励。“以前都埋怨这块沙子地不但养不活一家人,还老起沙尘暴作害我们。现在好了,不但能种粮食,还能种蔬菜了,收入翻了好几倍,能不乐呵吗?”村民朴实的话语、脸上洋溢的笑容,是对实施农田防护林项目的最好嘉奖。
人不负绿,绿定不负人。如今,赤峰市生态建设的效益不断显现:土不下山了,水不出川了,天不扬尘了,地不偷懒了。沙黄林绿两重天,这里的人们已经走出荒漠,迈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