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园火车站坐落于海淀区清华园地区,建成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因位于圆明园外的清华园而得名。说到清华园,人们所熟知的是清华大学,其实清华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四百年前。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玄烨诏准7位年长皇子在畅春园周围建房,皇三子胤祉的赐园选址于“水磨闸东南”,名为“熙春园”。道光二年(1822年),该园分为东西两园,东部仍称“熙春园”,赐于五子奕誴,西部称“近春园”,赐于四子奕詝。咸丰皇帝登基之后,将“熙春园”改名为“清华园”。牌楼门额上的“清华园”3字为“晚清旗下三才子”之一的叶赫那拉·那桐所书。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近春园,清华园幸免。奕誴死后,其长子载濂继承,后因载濂之弟端王载漪力挺义和团,且在园内“设坛举事”,清华园被朝廷收回,但此时该园的景致已荒废。
据《北京交通史话》载,京张铁路最初起自北京丰台的柳村,终到张家口,后改由西直门站作为始发站,由此清华园站成为京张铁路出京方向的第一个车站。车站是一座砖墙城楼式建筑,入口处有一匾额,写着“清华园车站 宣统二年冬季詹天佑书”。站房采取了当时比较先进的对称式三拱门结构,不大的空间内集合了候车室、售票处、贵宾室和货运仓库等。
1954年,清华大学校区规划向东扩展,经多方协调,将邻近的京张铁路南北约5公里的线路,整体向东移动800米。原有的清华园车站随即取消,并在其东侧不远处另建了新的清华园站,至1960年3月底迁移工程竣工后,老的车站被闲置,其旧址保存至今。
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到达北平西郊的清华园车站后,乘车前往颐和园益寿堂休息,在这里吃了进京后的第一顿午饭。当天下午在西苑机场阅兵后,又在益寿堂宴请来自全国各地的民主人士。
据《颐和园志》载,益寿堂位于颐和园万寿山东路的山坡上,东临谐趣园,西靠景福阁,始建于光绪年间,是四合院风格建筑,整组建筑半隐在凹凸有致的山体后面,以独立的小园为形式,精巧玲珑、韵味高雅。益寿堂是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进京赶考”到北平后的首个落脚点,见证了中共领导人与各界民主人士的真挚友谊。
当日下午5时,西苑机场举行了隆重的阅兵仪式。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乘坐吉普车,检阅了解放军部队。
西苑机场,也称西郊机场,位于海淀区西南部,始建于1938年。因地处当时的北平西郊,故称“西郊机场”,又因京城南部已有南苑机场,而西郊机场的东北面不远处有“西苑”之地名,所以也称“西苑机场”。1947年北平市政府工务局绘制的《北平市城郊地图》上标注为“西郊飞行场”。
“七七事变”以后,日本侵略者为巩固在华北地区的统治,于1938年3月开始兴建西郊机场。当年2月下旬,日伪当局以“北京特别市公署”的名义发布公告,宣布将在玉泉山南部修建机场,并划定机场规划范围内的土地,随后开始大范围征地。凡在范围之内的所有房屋限期拆除搬迁,坟地一律迁移平毁,土地全部征购。当时征地的价格极低,许多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和房屋,流离失所,生计艰难。
1938年3月25日,日本侵略者控制下的西郊机场建设工程正式开始,工程在日军的直接监督和参与下进行。为了赶工期,每天都有大批的中国民工在机场工地上干活,最多的时候有3000余人,而民工们所得到的报酬极少,甚至没有报酬。由于机场工程需要大量的石料,日军就派人到火器营、健锐营等处强拆八旗营房、围墙,还把门头村附近礼王坟的石质殿堂、石碑、围墙推倒拆毁,运到工地修机场用,而运送石料的马车也是日军强行征用的。
经过3个多月的紧张施工,当年7月1日西郊机场初期工程完工,日伪当局举行了飞行典礼。此后经过后续建设,1940年11月7日机场建设全部完成,并举行了正式竣工典礼,从此日军飞机在此频繁起降,这里成为侵华日军的重要运输枢纽。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这里又成了日军逃亡的出发地。此后有一段时间该机场由美军控制。1947年3月,美军撤出,机场由国民党军队管理。1948年12月14日被人民解放军攻占,此后一直作为专用机场使用。
1949年3月25日晚上,毛泽东等领导人在颐和园益寿堂宴请各界民主人士后,前往香山静宜园。毛泽东入住双清别墅,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则在来青轩办公居住,至8月23日才迁入中南海。
据《香山公园志》载:静宜园为清代“三山五园”之一,位于京西香山脚下。早在金世宗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就已建成皇家园林。清康熙年间,在香山寺及其附近建成“香山行宫”。乾隆十年(1745年)又在此大兴土木,建成“静宜园”。咸丰十年(1860年)和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静宜园先后遭到“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的劫掠。民国时期,园中旧址上陆续改建了一些现代建筑,各有所用。
1917年京畿水患之时,社会活动家、实业家熊希龄于北京牵头成立慈幼局2所,作为收养灾区难童的过渡机构。水灾之后,仍有许多儿童无人认领,他于是决定创办一所长期对孤贫儿童进行收养和教育的学校。当时在北京城内未能找到合适处所,几经波折,最终选定已废弃的前清行宫——香山静宜园,取名“香山慈幼院”。
静宜园香山寺以南,有一处院落,藏在苍松翠柏之间,曾是乾隆时期的“松坞云庄”。熊希龄创办香山慈幼院时,将自己的住所选定于此。院内石壁下有两眼泉水,始凿于金代,初名“梦感泉”,乾隆皇帝兴建静宜园时命名为“双清”,并题写了“双清”二字,镌刻于石壁上,所以熊希龄将修葺的住所称为“双清别墅”。
熊希龄在此居住时,曾有多位名人到此探访。1928年7月10日蒋介石到碧云寺拜谒孙中山灵柩时,曾“游西山,观双清别墅”。1929年冯玉祥将军来到双清别墅看望慈幼院的孩子,并与熊希龄长谈。同年美国石油大亨洛克菲勒访华期间,也到此拜访熊希龄。末代皇帝溥仪有一年来香山游玩,熊希龄特设宴款待。著名女作家冰心曾应熊希龄之邀,小住双清别墅。熊希龄晚年号“双清居士”,足见其对这里的眷恋之情。
来青轩位于香山寺北侧,距双清别墅只有百余米,始建于明代,坐北朝南。原建筑为斋室五楹,因自轩中远眺,千顷稻田尽收眼底,草木芬芳扑面而来,故名。匾额为原明代有“一代书宗”之称的姜立纲书写。万历十四年(1586年),神宗朱翊钧游览香山时,见此匾额字迹过小,便御题了“来青轩”3个大字。
清康熙皇帝在轩内又御题“普照乾坤”匾。乾隆皇帝曾多次游幸此地,称这里“远眺绝旷,尽挹山川之秀,故为西山最著名处”,重题“来青轩”匾额,钦定其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并御制《来青轩》诗。来青轩1860年毁于“英法联军”之手,民国年间在此建设房屋成为香山“甘露旅馆”。
(据《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