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人 如何避雨?

明王圻《三才图绘》中标准制式的蓑与笠。
明崇祯年间刻本《金瓶梅词话》插图中穿油靴的男子。
清徐扬《姑苏繁华图》中头戴斗笠的船民。
  仲夏以来,下雨频繁。有趣的是,如今人们常用的雨衣、雨伞等避雨工具古已有之,只不过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这些雨具在材质及样式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些避雨工具中,蓑衣最为常用。身着蓑衣的渔夫或者农夫成为历代诗文描写的对象,最为人熟知的要数柳宗元的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古代,人们起初用野草裹住身子遮雨,久而久之形成了蓑衣。《诗经·小雅·无羊》:“尔牧来思,何蓑何笠。”记录了当时人们穿蓑衣、戴斗笠的情况。蓑衣由蓑草制成,蓑草的表皮较光滑,雨水不易渗透,又轻易可得,所以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人们常在雨天穿蓑衣。随着时代的变迁,制作雨衣的材料有所发展:用丝绢一类纺织品涂上油后做成的雨衣被称作“油衣”“油帔”。

  古代雨衣还有用粗麻、棕丝等材料制成的。棕丝是棕榈树皮上的一种纤维,经加工整理,也可编织成雨衣,称“棕衣”。与棕丝类似的材料还有油葵叶,也非常适宜制作雨衣。明代后,雨衣的制作日益考究,所用材料也有多种。明代宦官刘若愚《酌中志》就记载了宫廷内臣所穿雨衣:“有斗钵式者,有道袍式加褂者……有红雨衣、彩画蟒龙方补为贴里式者。”

  我国古代另一种常用的雨具就是伞。先秦时,就已经发明了雨伞,又称为“簦”。《通俗文》中说的“张帛避雨”,即是打开用布帛制作的雨伞来挡雨。1980年发现的秦始皇陵彩绘铜车马上带有一柄伞。拉动这个伞柄的机关,就可以不同角度遮蔽阳光。拉动机关还可旋转伞柄或取下伞柄用作一把利矛,而伞也就成了一个巨大的盾。

  北魏时的伞是“便于步行骑马”的油纸伞。汉代发明了纸,这种比丝帛造价更低的原料为油纸伞提供了物质条件。人们在纸上涂以油脂或桐油,使之经久耐用。由于物美价廉、经济实用,油纸伞得以广泛地流传和使用。隋唐五代时期,伞的使用就比较普遍了,除了防雨还用来遮阳。当时已经有人以制伞、售伞为生。

  宋代,伞成为了百姓日常生活必备品。除官员外,平民百姓也可使用。那时人们出门,伞是必不可少的行李。行人带伞,或防雨,或遮阳。宋代伞的种类很多,根据吴自牧《梦粱录》一书中的记载,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俨然已是全国的制伞业中心。刘松年《斗茶图》四人中有三人随身携带着伞,说明人们出行时,伞是随带物品中必不可少的。

  虽然宋代百姓几乎人人用伞,但其仍有严格的使用规定。叶梦得《石林燕语》记载京城中的士人都是通行使用青绢凉伞。到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九月,朝廷规定青绢凉伞惟许亲王、宗室使用,其余阶层的人士禁止使用青绢凉伞。明清时期伞的品种很多,同时对伞的使用亦有严格的限制。不同的等级使用不同的伞,清代则规定,庶民不得用罗绢凉伞。

  除了遮雨器物外,雨天在外行走还要顾及地下的潮湿泥泞,于是就有了雨鞋。先秦时有一种双层底的鞋,称“舄(xì)”,底层上蜡。当时建筑多是泥地,贵族行礼久立,恐湿气侵下,“故复其下使干腊也”(《释名·释衣服》)。一般劳动人民则是用草编的鞋当作雨鞋。

  先秦时还有一种形似今天日本人所穿的木屐的鞋,底下有双齿,称“屐”。据说是用以“践泥”的,后来也成为雨鞋。它的穿着很方便,只需在布鞋外一套,便可出行。考究一点的,还要匕蜡,称“蜡屐”。

  原始的木屐有两个齿,相传这种鞋是谢灵运发明的登山用鞋,所以它有一个名字叫“谢公屐”。在登山的时候,把前齿卸去,这样登山就变得非常容易;下山时候则装上前齿,把后跟卸去。这种木屐在史籍上有很多记载。比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就有“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的说法。

  明清时,还有一种钉鞋,鞋底施钉,鞋统、鞋面涂敷桐油,雨天套于常鞋之外穿着,用于避雨。(据《北京晚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脱贫攻坚
   第06版:观察·鄂尔多斯
   第08版:出彩
   第09版:观察·乌海
   第10版:悦读
   第11版:文摘
   第12版:观察·兴安
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
〖百科〗
毛泽东离开西柏坡进发北平的足迹
为何有些人 总被蚊子咬?
雌鸟择偶智力优先
古人 如何避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