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扫除文盲奖状

  □李笙清

  由于旧中国对全民教育的不够重视,加上14年抗战等战乱频仍,致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全国5.5亿人口中,竟有4亿多的庞大文盲队伍,文盲率高达80%以上,农村的文盲率更是高达95%以上,严重阻碍了新中国的健康、良性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迅速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教育水平,根据党中央的全面部署,新成立的教育部开始了紧锣密鼓的扫盲工作,一场轰轰烈烈的扫除文盲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展开。

  图为一张“扫除文盲奖状”,长32厘米,宽23厘米。奖状以鲜花、麦穗、果实、绶带等组合成装饰框,上面中部两面红旗中有毛泽东侧面头像。装饰框内,上面印刷了“扫除文盲奖状”“奖给第一届扫盲积极分子同志”及“汉阳县人民委员会赠”等繁体字样,“同志”的前面空出数格,以便于填写获奖人名字。文字下方,印有排灌渠、庄稼等农村场景图案。

  汉阳县(现为武汉市蔡甸区)北依汉水,东临长江,人多田少,加上洪涝等自然灾害严重,以及血吸虫病的泛滥,群众生活贫困,全县33.4万人中,文盲率高达92﹪以上,可以说是上世纪50年代湖北省的重点扫盲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汉阳县就大力宣传扫盲、脱盲的重要性,组织教员,在所辖6区1镇建立多个扫盲班,着手推行有组织的识字运动。当时规定了识字教育标准:“农民业务初级班(组)吸收文盲与半文盲入学,使其在3年内认识常用字1000字以上,并具有初步读、写、算能力。”免费进扫盲班读书识字,在旧社会可是想都别想的事情,群众别提有多高兴了,纷纷踊跃报名参加扫盲学习,连那些忙里忙外的家庭妇女也积极报名入班。

  从1949年到1964年,风行全国的扫盲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荼,先后有近1亿国人摘掉了文盲的帽子,成效显著。当时为了鼓励扫盲、脱盲,各地政府每年都会对扫盲运动进行阶段性总结,对扫盲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颁发奖状,给予鼓励。汉阳县政府为此印制了一批空着姓名的扫除文盲奖状,准备颁发给扫盲积极分子,这张奖状就是为获得第一届扫盲积极分子准备的。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国内新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草原号
   第05版:深度
   第06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7版:要闻
   第08版:视界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文化
   第12版:收藏
锔活秀锔瓷
民国税银大元宝
银鎏金 拉丝点翠头饰
假徐元文袖珍砚也珍贵
八仙银药勺
扫除文盲奖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