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万事万物由来大辞典》序

任亚平
  当我拿到占义送来的《万事万物由来大辞典》样书,略加阅读后,就放弃了内心那源自作序的推辞与犹豫。我有一种如遇知音豁然开朗的畅快感。

  为什么打败仗叫败北,而不叫败南?

  为什么迅哥儿家是三味书屋,而不是四味五味书屋?

  为什么骂人骂铜臭,而不骂金臭银臭铁臭?

  ……

  相信不少人,包括我自己,都曾在人生的某些时刻,潜意识灵光一现冒出过类似的怪问题。可惜,大多数人,往往习惯于浅尝辄止,转身就忘。

  太多习以为常,太多漫不经心,太多照本宣科,让我们渐渐失去了与生俱来的好奇心。

  要知道,好奇心可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原动力。对于万事万物,我们不仅需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现实生活中,就存在很多人们只“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的事物。《万事万物由来大辞典》正是从这些常识性事物入手,为读者解剖“熟悉的陌生词”。

  大辞典卷帙浩繁,近1000页,超100万字,涉及哲学、政治、经济、自然、文化等各个学科共2358条目,望之令人生畏,实则十分有趣。

  不夸张地讲,这是一部老少咸宜的精彩之作,每个词语及其背后的故事,都能直戳人们的好奇心。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用好碎片化时间,完成轻阅读,并能一定程度上完成体系化视角的建构。

  大辞典的面世,让我们得以从中拾起片片文化花瓣,组合生成朵朵文化玫瑰。它至少拥有四重意义——

  首先,有助于深化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做到不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这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变,也是对事物由表及里进行探讨的开端。

  其次,凡是发现、发明和创造,都不同程度蕴含着一些小知识、小典故,它反映了人们认识事物的进程,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描绘了人类的发展史,我们可以从中得到某些启迪。

  第三,探讨事物由来、发展和消亡的本身,不但可以了解事物枯荣的缘由、机理,更重要的是可以从中总结出一般规律,以利于继往开来。

  第四,在信息大爆炸时代,信息绝对数量膨胀,远远超出了人们个体的接受能力,但那些经过系统总结梳理、体系化的解释常识的内容却更加稀缺。这种总结和梳理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明确的指引和辅助,就显得更加重要和宝贵。

  100万字的煌煌心血之作,需要投入海量时间成本,完成庞大知识储备。而且此前占义还编撰了其他几部重要著作《中外词语溯源故事大辞典》《内蒙古之最》《内蒙古历史上的今天》等。所以我在阅读大辞典样书期间,实在很好奇,他是如何保持最大耐心和毅力,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抽丝剥茧,寻找解释的?

  现在回想起来,似乎结局早已注定。

  我和占义接触较早,还是我到自治区工作后就认识了,有了交集,碰到一起总是习惯开放式探讨各种问题。

  他当时还是新华社内蒙古分社副社长,撰写并发表了很多理论文章,不仅数量多,为同侪所罕见,而且层次高、很有见地,不少成为封面文章。听说这些文章已被集纳到《秕谷仓——王占义文选》一书中,已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

  占义就是如此敬业、勤奋、爱钻研,总是不放过每一分每一秒,遇到不明白的事,他总习惯于打破砂锅问到底。即便已年届退休,即便已从新闻战线向生态领域转移,他依然保持着过人的学习力、创造力,笔耕不辍,着实令人望尘莫及。

  数日以来,我连续阅读《万事万物由来大辞典》样书,不忍释卷。我想,正是占义的敬业、勤奋,数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的钻研,才能结出今日之硕果,有机会将100万字的大辞典,敬呈广大读者。这是一种完全与当下盛行的快餐文化格格不入的执著与严谨。

  它不华丽,它充满质朴气息;它不晦涩,它通俗易懂;它不玩高屋建瓴,它回归常识。这就是《万事万物由来大辞典》,以最平凡的面貌,不知不觉间悄悄发挥着最卓越的价值。

  有时候看到它,我就忍不住想起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跨越两千年,其心一矣。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视界
   第05版:出彩
   第06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7版:出彩
   第08版:特刊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文化
   第12版:收藏
《万事万物由来大辞典》序
点亮武汉
岁月深处的 那匹蒙古马
内蒙古风物
报春
当爱与一场疫情对峙
倾听全民战疫的中国声音
美丽旋律
私语 茶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