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接地气 才能聚人气

◎宋爽
  前不久,乌海市海勃湾区党群服务中心利用快手平台,将党课搬上“指尖”,灵活便利的学习形式、通俗易懂的讲解引来党员和群众的围观和好评。

  如何把党员吸引到党课上来,考验着基层党组织的智慧。以往,一些基层党支部上党课时以会代学,满足于读读通稿,内容空洞无味,党课学习出现走形式的现象,导致学习效果大打折扣。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地不断探索创新党课的表现形式,有的上课地点选择走进田间地头、村居民落,有的讲课人员是草根宣讲员,变“书记讲”为“大家讲”。党课的组织形式也从传统的课堂向微信群、直播转变。这些做法和尝试值得肯定,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党员的精神需求。

  如何避免党课飘在“云”上,考验着宣讲者的理论素养和语言魅力。面对身份多样的党员,讲好党课并非易事,宣讲者不仅要传达好党的理论、方针、政策,体现浓厚“党味”,还要活化党课内容,提升党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党员的组织认同和情感认同。这就要求讲党课的人首先转变观念,既讲“普通话”,又说“地方话”,掌握理论武器,把准群众思想“脉搏”。如果高高在上,照本宣科,很难达到想要的效果。

  同时,要研究“讲什么”的问题。党课授课对象年龄参差不齐、学历高低不一、岗位千差万别、阅历深浅各异,宣讲者在上党课前必须充分“备课”,在逐字逐句学深、学透原文的基础上,根据授课对象的特点确定讲课内容和讲课方式,做到缺什么补什么。党课的内容要做到基本理论与身边事例相结合、上级精神与本地实际相结合,既要有党史党章、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内容,又有基层党员群众渴望掌握的产业发展、实用技术等致富本领。只有让抽象的理论教育变成看得见、摸得着、拿来能用的经验,才能让党的决策部署精准送到党员群众身边。通过讲身边人、身边事、身边理,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国内新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国内新闻
   第06版:内蒙古足球
   第07版:出彩
   第08版:观察·阿拉善高新区
   第09版:经济涮锅
   第10版:民主与法制
   第11版:先锋
   第12版:要闻
搭起“连心桥” 管好身边事
实战 大练兵
“初心田园” 贫困户的“宝地”
接地气 才能聚人气
讴歌 新变化
主题党日
富不富看支部 强不强看“头羊”
为基层治理出一份力
“一枝独秀”到“满园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