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盐碱地变身米粮川

  □本报记者  韩雪茹

  初冬,宋庆丰地里的活计刚告一段落就又在院子里忙乎起来。看着颗粒饱满的葵花收入粮仓,宋庆丰不禁感叹在盐碱地种地的情景:“2015年,我从东北老家来到杭锦后旗,流转了2000多亩土地开始盐碱地改造。那时,我每天和盐碱地打交道,就算是夏天,那些盐碱地远远看上去就像下雪了一样白茫茫一片,有的地块渗出来的盐碱能盖过鞋帮。”

  巴彦淖尔市被称为“塞外粮仓”,但由于气候干旱、蒸发强烈、地势低洼、成土母质含盐量和地下水位较高等原因以及长期不合理的耕灌制度,区域盐碱地面积和盐碱化程度逐年增加,不利于作物捉苗和正常生长。杭锦后旗138.8万亩耕地中,有77.38万亩属于盐碱耕地,占一半以上,制约着区域农业发展。

  下了很多辛苦,又投了全部的积蓄,宋庆丰看着大片大片的盐碱地,心里干着急。“专业的事儿就应该找专业的人来做,咱们可以找农业专家来指导。”杭锦后旗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工作人员给他提了个醒。2016年,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土壤改良与培肥团队负责人景宇鹏博士带着团队研究成果来洽谈盐碱地治理示范推广项目时,宋庆丰一口便答应下来。

  “流转土地几年来都处于亏本状态,这些地能种些抗盐碱的向日葵,但捉苗率很低,没什么效益。经过景宇鹏博士团队改良后的盐碱地苗情一年比一年好,尤其是今年,几乎再看不见裸露捉不住苗的地块,我创业的信心也足了。”

  就在今秋,景宇鹏邀请相关专家对他们的示范田进行了田间现场测产验收。经田间调查,通过综合技术改良的示范田向日葵保苗率达到80%左右,而未改良的地块保苗率不到30%。

  白茫茫的盐碱地,自古与米粮无缘。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土壤改良与培肥团队是如何将盐碱地变身米粮仓的呢?

  据景宇鹏介绍,针对杭锦后旗三道桥澄泥村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土壤盐碱化程度高、春季返盐严重、作物不易出苗、保苗难等问题,团队整合项目资源,集成了田间排水工程、暗管排盐管道工程、增施脱硫石膏等化学改碱排盐、秋压有机肥培肥地力、掺明沙压盐降容、生物制剂改良、种植耐盐作物、上膜下秸阻盐综合改良技术。此技术模式的应用使土壤物理性状得到明显改善,土壤容重显著降低、孔隙度明显增大,还使土壤盐碱化程度显著降低,土壤pH、全盐、碱化度等指标下降,向日葵保苗率提高了50%左右。

  下一步,项目团队将加强治理技术集成与优化组合,攻关盐碱地综合治理重大技术难题,提高盐碱地治理质量和科学化水平。同时,跟踪项目区土壤盐碱指标的变化,避免由于不合理开发利用引起已经治理好的盐碱地返盐碱现象发生,使治理好的盐碱地形成稳定的生产能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国内新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论道
   第05版:小康图景
   第06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7版:地方盟市
   第08版:观察·兴安
多年不见的鸟儿又回来了
记者补记
“托羊所”里发羊财
全天候备战 秋冬森林草原防火
“我们的开心农场”
“硬核”手段打硬仗
◎消息树·XIAOXISHU
盐碱地变身米粮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