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抗洪精神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一盘棋”的大团结、大协作精神,诠释了生命至上理念,汇聚了强大合力, 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抗洪精神的提出,缘于1998年的那场特大洪水,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紧急行动起来,团结奋战,力挽狂澜,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使这场特大自然灾害的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在这场斗争中所形成的伟大抗洪精神,成为了中华民族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
自然灾害,是对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考验,更是对一个民族凝聚力的考验。在抗洪斗争的过程中,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前方后方齐心协力。从千里长堤到首都北京,从大江南北到长城内外,从沿海省市到边疆地区,中华儿女的力量迅速集结在一起。在灾害面前,全国人民展现出了超凡的凝聚力。面对特大自然灾害,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当伟大的精神力量把全国人民紧紧地凝聚在一起时,就会形成抵御风浪、战胜困难的基础和动力。一个英雄倒下去,千万个英雄站起来。这种慷慨赴难、视死如归的大无畏气概,天地为之动容,世人为之赞叹。有了这种英雄主义的鼓舞,中国人民就能始终坚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而抗洪精神的内核之一,就是担当使命。
洪水当前,共产党员们豁得出、顶得上、冲在前,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是抗洪战场上嘹亮的冲锋号,它吹到哪里,哪里就站起来一批意志不垮的先锋,哪里就冲上去一批勇于献身的劲旅。在抗洪救灾的日日夜夜里,或平凡或关键,或朴实或华彩的身影,永远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永远是共产党员的骄傲。这样的共产党员很多很多,他们没有豪言壮语,没有留下姓名,只是默默地坚守着自己的岗位,用共产党员所有的智慧和生命,坚守着江河背后人民生活一岁又一岁的和谐与安宁。
在抗击灾难、挑战困难中,全国人民携起手来,无疑就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最坚固的铜墙铁壁! 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战胜不了的灾情。
防汛抗洪,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又是一场场严峻的大考。赶考为人民,向人民交出的考卷能否及格乃至优秀,至为重要。科学的精神、求实的作风、严谨的态度、以人为本的信念,让共产党员一次次面对洪水考验时,交出了成功的答卷。翻开这份热血澎湃的答卷,一个答案熠熠生辉:党的领导是引领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的“舵”与“锚”,千千万万党员是浊浪滔天时人民无惧艰难险阻、保卫家园的主心骨、定盘星。在每一寸被洪水浸泡过的土地上,我们看到了共产党员顽强拼搏、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和用生命坚守岗位的负责精神。泰山般巍峨的抗洪精神,成为激励全国人民同舟共济、劈波斩浪的航标。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抗洪救灾的画面,定格成震撼心灵的群雕,唤起我们和衷共济的精神力量。抗洪精神的激情喷发,绝不是瞬间的灵光一现,而是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征程中努力奋斗的心血从量变到质变的厚积薄发。
抗洪精神并没有随着 1998 年抗洪抢险工作的结束而消逝,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一个组成部分。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做支撑。在抗洪精神的鼓舞下,中国人民以百倍的热情又投入到灾后重建的工作当中。而且,从之后多年的情况来看,每当中华民族遇到重大困难和障碍的时候,抗洪精神都已成为我们战胜各种困难、扫除各种障碍的重要精神资源,鼓舞着中国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前进。伟大的抗洪精神,既是中华民族夺取抗洪抢险救灾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中国人民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念的集中体现,更是推动中国更好更快发展的力量源泉、信心所在。
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伟大抗洪精神传承、弘扬并发扬光大,更加需要我们增强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奉献意识,有困难要克服,有大山要攀登,有对手要竞争,有宏图大略要实现。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激发我们的意志,振奋我们的精神,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让我们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洪精神,并把这一精神体现在自觉行动上,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不断增强执行力、落实力,认真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在更高起点上实现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的新跨越。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