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记者本色:危难时刻冲锋在前

——内蒙古日报社记者节重奖抗疫一线记者
记者王坤:在额济纳旗,数不清自己哭了多少次,感动来自游客,来自一线指挥官,来自昼夜坚守岗位的志愿者,来自想要捐羊捐骆驼的普通牧民。谢谢你们,给了我一个难忘的秋天。
记者王磊:当一名名滞留游客带着感动的笑容又满含热泪向我挥手道别时,我知道,战胜疫情,我们一定行,额济纳一定能从伤痛中站起来。
记者刘宏章:此次抗疫报道中,我看到各行各业为抗击疫情而坚守在一线的人们,这些逆行者,虽然只能看到他们的眼睛,但是每一双眼睛都饱含着希望。
记者章奎:我是内蒙古日报社记者,当疫情发生时,我在现场。我也是一名共产党员,那鲜红的党旗下,也有我的身影。有党在,我们没什么不能!
  □本报记者  梁亮

  11月8日,是第二十二个中国记者节。

  记者节前夕,内蒙古日报社党委作出决定,依据内蒙古日报社即时激励办法,重奖不畏艰险奋战在抗疫一线的4名记者。他们是社会新闻中心记者王坤、视觉新闻中心记者王磊、驻阿拉善盟记者站负责人刘宏章、时政新闻中心记者章奎。

  10月18日,额济纳旗突发疫情,作为内蒙古日报社驻站记者,刘宏章第一时间承担起阿拉善盟抗击疫情的报道工作。

  10月21日23时30分,年轻的记者王坤、王磊接到紧急任务,需在次日8时30分乘坐专机前往额济纳旗参与抗疫报道。王坤出门时,匆匆看了一眼她刚满13个月的宝宝,毅然离去;刚刚完成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报道任务、于4天前离开额济纳旗的王磊,再一次毫不犹豫地背上行囊,重返额济纳。

  10月24日10时30分,记者章奎接到1.5小时后在火车站集合去额济纳旗的通知,没有任何迟疑,迅速回家简单收拾行装后,便背包登上火车。他的包里有各种采访设备,却没来得及装一件换洗衣服。但是,他没有忘记带上党徽。

  2021年的秋天,对于内蒙古来说是一段不平凡的日子。10月18日,在阿拉善盟额济纳旗,与外地游客接触的5人被检测出核酸阳性后,额济纳旗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紧接着,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新冠肺炎疫情现场处置指挥部迅速成立,11个专项工作组,从核酸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医疗救治、物资保障等方面做出全方位部署,大漠深处打响了没有硝烟的抗疫之战。

  抗疫前线,内蒙古日报社的4名勇士各有分工。刘宏章坚守在阿拉善左旗,负责全盟抗疫报道;王坤、王磊组成小分队,负责额济纳旗整体抗疫报道;章奎作为时政记者,负责前线指挥部和相关领导活动报道。

  10月22日,王坤和王磊刚登上飞往额济纳旗的航班,就遇到了暖心一幕。飞机飞到4800米高空时,机舱内响起了机长广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很高兴驾驶着国产民航新舟60送你们奔赴抗疫一线,我们倍感光荣。在此,我与全体机组人员代表幸福航空向各位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真挚的祝福,祝英雄们在一线战‘疫’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打赢防疫攻坚战。幸福航空等你们凯旋,再送你们平安回家。”

  带着鼓励与感动,飞机在额济纳旗平稳落地。两名记者直接奔赴新闻发布会现场,阿拉善盟疫情防控工作第一场新闻发布会紧急召开。采访、拍摄、写稿、制作……他们开启了紧张的报道工作。

  连夜采访滞留游客,报道全员核酸检测现场,及时采写物资驰援情况,奔赴火车站、医院、方舱实验室……两名记者每天虽忙得像陀螺,工作却有条不紊。王坤负责大量文字稿件的采写、新媒体的直播和出镜。王磊则十八般武艺并用,在有限的采访时间内,相机、手机、无人机同步工作。

  “心中那根弦一直紧绷着,直到10月27日晚,经国务院联防联控综合组的指导和评估后,滞留的首批游客返程,在火车站送别时,我的情感终于爆发了。”王坤说,听见站台上不绝于耳的“谢谢,再见”,听见游客讲述自己与额济纳结下的前世今生之缘,看见游客向着站台方向深深鞠躬,自己泪崩了。

  王坤把那晚告别的场景写进了通讯《再见,额济纳!》。她与游客们深情相约:待到来年胡杨黄,额济纳旗再相见。

  小伙子王磊,在来到额济纳旗的第8天,收到了奶奶去世的消息。当天凌晨,刚采访了零点后的额济纳旗,只睡了3个小时的他,再也控制不住眼泪……然而,记者也是战士,强忍住巨大的悲痛,他依然出色完成了首批自驾游游客转运的新媒体报道任务。

  同一时段,在阿拉善左旗的刘宏章,白天走防控点、跑社区,采访了大量坚守一线的党员干部、志愿者、公安干警,晚上整理素材加紧写稿,几乎每天都要忙到后半夜。

  在刘宏章看来,作为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采访是职责。当自己看到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线的各行各业工作者时,被他们的精神深深感动着。“我感受到祖国的伟大,感受到全区各族干部群众众志成城的团结力量。我很庆幸能参加这场战役,记录抗疫故事。”刘宏章说。

  在抗疫最紧张的日子,刘宏章采写了《千里大转运——内蒙古转移额济纳旗滞留游客纪实》《大漠战“疫”一线党旗红》《“吕政委”:带着老伴去战“疫”》等报道,将抗疫一线鲜活的故事传递给广大读者。

  作为一名时政记者,章奎刚到额济纳旗,就参与到了前线指挥部紧张的工作中。他跟随前线总指挥进行了多次暗访,经常轻车简从入小区、进酒店、查隔离点、看管控区……他与前线指挥部的工作人员一样,不分日夜地工作,第一时间报道了指挥部的各项决策部署,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坚定人们战胜疫情的决心和信心。

  章奎说,在全区各地支援人员陆续到达那一刻,他看到街头一面面鲜红的党旗,内心澎湃不已。他在微信朋友圈写了这样一段话:这段时间在额济纳,感触良多!特别想回答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党为什么能?我想,额济纳旗全面管控的大街上每一个关键岗位飘扬的党旗就是答案!每一个运送确诊患者的救护车里坐着的共产党员就是答案!每一个冲在最危险地方的共产党员身上都有答案!有党在,我们没什么不能!

  特殊时期,4名记者在抗疫一线采访中,不畏艰险,践行“四力”,采写、拍摄了大量坚定信心、鼓舞斗志、感人肺腑的新闻作品。截至目前,共制作新媒体产品160余件,刊发报纸图文报道70余条,许多报道被国内各大媒体转载。

  随着额济纳旗疫情逐渐平稳,11月5日,在指挥部的统一安排下,王坤、王磊和章奎回到呼和浩特集中隔离。隔离期间,他们依然通过电话采访等形式,时刻关注疫情进展,为后续报道做着准备……

  这就是记者本色!在第22个记者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致敬抗疫,致敬英雄,致敬新闻人的每一份理想与担当!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国内新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金融赋能高质量发展
   第05版:国内新闻
   第06版:通辽
   第07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8版:出彩
我区2人当选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 8人获提名奖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奋力开创阿拉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我区党建品牌获评 全国党建创新成果“百优案例”
记者本色:危难时刻冲锋在前
“链舞长风”推帆逐浪
我区累计治愈出院本土确诊病例91例 现有本土确诊病例9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