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黑沙图村“解锁”大棚养鱼

收获满满。
冰钓帐篷。
悠然自得钓大鱼。
撒网。
鱼苗繁殖。
  □本报融媒体记者  郑学良 

  通讯员  乌力更  摄影报道

  在大棚里种菜养花不是个新鲜事儿,但大棚养鱼够新鲜吧?瞧!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古城镇西黑沙图村“解锁”了这一新模式。

  在废弃牧场里养鱼,每年两到三季的养殖周期让产量翻了一番,开辟增收新空间的同时,更是对传统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进行了有益探索。

  走进西黑沙图村的水产养殖温控大棚基地,巨大的钢网结构式大棚很是气派。

  “别看这个大棚面积不大,里面5个鱼塘可以养2万斤鱼呢。”鱼塘负责人李文俊介绍说,“目前养殖的种类有鲫鱼、鲤鱼、白鲢、金丝皖(俄罗斯品种),下一步打算引进罗非鱼、金钟鱼、桂鱼等新品种。”

  李文俊养鱼的故事,还要从他2017年返乡创业说起。

  李文俊返乡后,主动带头修复了村内闲置多年的小二型水塘,蓄水实施滴灌,并进行水产养殖,探索休闲垂钓,不但变废为宝,还使约3000亩旱地变成水浇地。

  周边的人得知这里的大鱼多,又可以冰钓,前来买鱼的人和冰钓爱好者络绎不绝。冬季来临,一个个蓝色的、粉色的小帐篷坐落在池塘冰面上,像开满了花朵。

  现场垂钓者祥哥介绍,他已经连续在这里住了10天了,这里风景好还容易出“大货”,一边说一边向记者展示着自己的成果,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今年,李文俊在经营露天鱼塘的同时又投资30万元购置了塘坝旁边一处废弃20年的养殖场,发展休闲服务业。他在养殖场内建起了便民餐厅、水产养殖温棚,不但自己的收入上升到了120万元,10名村民在这里打工也挣到了“零花钱”。闲置多年的资源又一次在李文俊手里变成了带动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眼下,李文俊又有了新目标,上马鱼菜共生项目。在温棚内将养鱼的肥水用于蔬菜无土栽培,蔬菜吸收完养分的水又将进入鱼池实现循环利用,不但可以养鱼,也使村里旱田变水田。他还要进一步完善农家乐垂钓、农园采摘为一体的休闲娱乐项目。

  正是因为有了像李文俊这样的致富带头人,西黑沙图村陆续有了5家合作社,该村被呼和浩特市政府确定为“乡村振兴示范村”,被农业农村部等5部门共同评定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美丽乡村走向振兴的新画卷在这里呼之欲出。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出彩
   第05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06版:国内新闻
   第07版:出彩
   第08版:影像力
   第09版:鄂尔多斯
   第10版:要闻
   第11版:要闻
   第13版:生态环保
   第14版:锡林郭勒
   第15版:法治
   第16版:云上103
〖云吧〗
云闪
海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打出特色牌
西黑沙图村“解锁”大棚养鱼
稀土高新区:服务专员助阵 企业发展有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