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乌海民警与志愿者携手助力

失散54年的母女终团圆

  □本报记者  陈春艳

  “比对结果出来了,确认她们是母女俩!”3月21日上午,在乌海市公安局刑侦支队DNA实验室主任王朝发起的视频聊天中,一对失散54年的母女相认。虽然隔着手机屏幕,但血浓于水的亲情依然让人感动。

  3月10日,乌海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副支队长李春雨在“宝贝回家”公益群内接到工作人员发函求助,一名来自山西省93岁的老人欲寻找其失散54年的女儿。

  经了解,被找女子生于1968年8月,出生时其母亲难产大出血昏迷,第二天,其父将孩子送养出去。老人共有4个儿女,被送养的孩子是最小的女儿。老人如今年事已高,一直对送养出去的女儿心怀愧疚,于是多方打听,想看一眼孩子过得好不好。

  “女子的亲生父母是山西人,1958年来到包头工作,后又调回山西运城。他们后来多方打听,只了解到孩子养父姓乔,当年可能在铁路部门工作。”李春雨说。

  民警紧紧围绕女子的相关信息,迅速开展核查工作,重点筛查1968年左右在包头出生的孩童信息。

  “我们筛查了包头市符合相关姓氏的人员,但毫无收获。根据女子年龄,我们判断女子的信息应该已经不在养父母的户口簿上了,又将寻找的范围扩大到全国,反复梳理关键信息,不间断排查。”乌海市公安局联合作战指挥部副主任王智说。

  民警根据铁路职工子女也多进入铁路系统工作的特点,将排查重点放在铁路行业,在全国范围内筛查出疑似676人进行比对,终于发现一名现居安徽、在铁路系统工作、出生于包头的女子,其信息与所寻找的女子高度吻合。“她的户口最初在河北邯郸,后又迁到湖北襄樊、江苏苏州等地,最后落在安徽阜阳。我们第一时间进行信息甄别,将该女子照片与老人另外3个儿女的照片进行比对,发现4人嘴角纹路十分相似,立即将这一信息推送给‘宝贝回家’工作人员进行初步认定。”乌海市公安局智慧侦查中心民警伦昕宇说。

  “宝贝回家”工作人员与女子进行电话沟通,初步确认其为老人失散54年的女儿。征得双方同意后,工作人员联系女子和老人采集了血样,并送至乌海市公安局DNA实验室检测,最终确认了母女关系。

  几位民警手里都有专案,为了寻人,他们只能利用中午和晚上的时间筛查比对信息。“我看到老人和儿女们的旧照片,想着时间过去了半个多世纪,老人已经93岁了,这可能是她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只要能帮到她,我们加点班也愿意,真的打心里为他们高兴!”李春雨感慨道。

  据了解,从2018年至今,乌海市公安局通过“宝贝回家”公益群,共帮助15人与家人团圆。乌海市公安局将继续帮助更多失散人员找到回家的“路”,让更多离散家庭早日团圆。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5版:要闻·广告
   第06版:出彩
   第07版:科技
   第08版:读图
   第09版:经济周看
   第10版:法治
   第11版:先锋
   第12版:公益广告
用“智慧”照亮公平正义
疫情防控不放松 真情服务解难题
“面对面”到“屏对屏”,便捷!
信息化赋能司法为民
便捷通关
送法进企业
普法宣传
疫情期间警惕花样诈骗
失散54年的母女终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