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项工作都要往实里抓、往细里做,要有形、有感、有效。构建各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是一项必须做实做细的重要工作。
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的建立,打破民族壁垒、消除民族隔阂、实现民族团结、社会和谐,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依存、相互认同,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是推动建立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的重要途径。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急速推进,城市多民族社区居民融合和社区治理模式的构建值得总结、提炼和完善。
构建民族互嵌式社区,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党建”“社会治理”双网融合。立足多民族共居的历史和现实,围绕社区建设中的人文、地域、利益和历史文化等要素,突出党组织的作用,以加强党组织建设作为做好社区工作、推动社区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党建工作和网格化治理同步推进、党组织组建和网格组建同步落实,切实发挥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中轴”作用;通过党小组跨网格联建,把党的民族工作延伸到最小网格单元,形成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的党建、网格“双通道”,实现网格建设和组织建设“双同步”。要健全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新机制。街道区域党工委、社区联合党委、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分级负责,搭建各民族居民议事平台,为群众解决民生实事;以网格“微循环”、社区“小循环”、街道“大循环”的方式,构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映问题、反馈问题的基层治理三级闭环;全面推行“网格化+小微权力清单”,将资源沉入网格里、权力锁进清单中、成效落到心坎上,打造共建共享、共治善治的新格局。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要以历史文化和当地历史文化遗址遗迹等为依托,由政府牵头,各街道社区具体负责,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搭建平台。紧抓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的时间节点,有效利用社区休闲广场、楼区公共活动场所等,丰富社区群众的文化生活;组织社区公益热心人、工作细心人、生活贴心人进行实例分享,让各民族群众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形成向上向善的良好氛围。各地区可以根据不同社区、不同民族的特点,建立各种社团,开展各色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和认同感。
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民族工作各方面各环节,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通过集中轮训、集中辅导,对各民族干部群众进行“爱国、爱党、爱家乡”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抓实各民族干部群众对民族政策法规的学习培训,把“民族团结一家亲”思想融入到日常教育中;依托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基地、民族文化宣传长廊、主题广场和特色街区,构建起相互嵌入的、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动力站;通过搭建信息化水平更高的公共服务线上平台,使各民族群众通过移动终端和网络等形式参与小区的生活与治理,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是构建民族互嵌式社区、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目标。政府层面,要把民生工作放在首位,持续推进惠民工程、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优化营商环境,鼓励激发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各方面力量积极嵌入社区的生产、生活和管理;为社区人员提供就业服务和技能培训,使各族群众就近就地就业,自然而然地融入到社区的共享共治中来。社区层面,要加强社区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为各族群众提供更多的社区“公共空间”;结合本地区实际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组建社区环境志愿者服务队,对小区进行定期环境整治活动和美化亮化绿化工作,形成全社会联动的工作格局;还可以结合自身特点,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精细化的服务,以真情实感画好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
(作者单位:乌兰浩特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