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党建“领路” 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本报记者  宋爽

  千里沃野披锦绣,“农”墨重彩绘新图。近日,在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农民丰收节现场,敖勒召其镇洪山塘村的食用香菇、三段地村的鸵鸟制品,上海庙镇乌提嘎查的高钙富硒羊肉、特布德嘎查的红酒,城川镇大沟湾村的鲜鱼、城川嘎查的北斗桃,昂素镇苏力迪嘎查的奶制品、明盖嘎查的山羊绒……一众优质农特产品吸引诸多游客前来围观购买。

  这是鄂托克前旗坚持党建引领,探索新时代农村牧区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迈出强村富民、乡村振兴坚实步伐的生动写照。

  “今年以来,我们着力构建‘红色引擎、全域党建’‘16585’工作新格局,在农村牧区打造‘振兴标兵’党建联合体,以‘党建链’推动‘产业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深做实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打造‘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利用各大活动平台开展农牧产品消费帮扶,让产业发展红利惠及更多农牧民。”旗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佳官介绍道。

  初秋时节,走进敖勒召其镇大沙头村,田畴似锦,丰收在望。

  谈到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大沙头村党支部书记杨文清难掩喜悦,“我们构建了‘党支部+基地+农牧户’的运作机制,村党支部依托现有的8亩联栋保温拱棚、12座塑料拱棚、2座日光温室发展设施农业种植,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1.25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2.3万元。”

  今年55岁的杨忠霞不仅是大沙头村的设施农业种植科技示范户,更是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过去,杨忠霞种着几十亩责任田,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生活并没有起色。如今,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搞起设施农业种植辣椒之后,她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大棚第一茬种萝卜,二茬种辣椒,一年四季都有活干,一年四季都有钱赚。可别小看我这几个大棚,这可是我的钱袋子。”杨忠霞告诉记者,按照市场需求,自己的7个大棚种植年纯收入能达10万多元。

  一张“党建牌”,激活了村集体经济“一池春水”,结出了致富“硕果”。大沙头村的嬗变,恰恰是鄂托克前旗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发展优势的生动实践。

  敖勒召其镇坚持党委引领、支部联动、资源整合、项目共建,形成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强大合力。各嘎查村依托本地自然资源,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引进龙头企业,带动发展村集体经济,提高农牧民收入。同时,探索党建引领集体经济“抱团发展”模式,通过“村村联合”组团发展,着力打破各自为战、分散发展的传统思维,推动全镇农村牧区集体经济资源整合、集成发展,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硬实力”,切实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强支部,闯新路。城川镇以党支部为主导,以合作社为载体,做到发放种子、技术指导、采摘销售“三统一”,实现经营管理向“党支部+合作社+农牧户”的模式转变,以产业基础较好的高潮畔辣椒基地为核心,引领带动周边黄海子村、章昂希里村、糜地梁嘎查、城川嘎查等嘎查村2.7万亩土地的辣椒种植基地抱团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提升。

  上海庙镇特布德嘎查立足区位优势、农牧业设施基础好、拥有大型驻地肉牛养殖企业等实际,以“支部引领、企育户繁、藏牛于户”的方式,发展壮大肉牛产业,走出一条产业富民新路子。嘎查党支部“牵线搭桥”,争取政策补贴、协助办理手续;包联部门负责加强品牌建设和安全监管;龙头企业强化肉牛养殖全过程技术服务,各有分工、同向发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肉牛养殖户由2020年的20户增长到现在的52户,养殖肉牛3300头只,2021年农牧民肉牛产业纯收入达1150万元。

  “在外打了几年工,辛苦不说,还没挣到多少钱。现在旗里出台好多鼓励返乡创业的政策,在嘎查党支部的引导下,我回到了家乡,小队长还主动帮我办了牛棚手续,养了18头西门塔尔牛。前期投入不大,也很省心,仅养牛去年就挣了7万多,比打工可强多了。”特布德嘎查牧民孟克毕力格对现在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一路探索,一路收获,新希望收获在广袤田间,新动能孕育在美丽村落。鄂托克前旗把基层党建融入乡村振兴各环节、全链条,用党建引领这支“笔”,绘就了乡村振兴的“新蓝图”。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广告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07版:乌海
   第09版:经济周看
   第10版:法治
   第11版:先锋
   第12版:读图
党建“领路” 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服务群众为根本 共促团结心连心
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事
助农增收
普及国防知识
◎信息集装箱
培训“大餐”为干部“强筋健骨”
上门服务
迈开步子访民情 沉下身子解民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