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接羔保育季接近尾声,但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棋盘井镇乌仁都西嘎查牧民斯庆毕力格依旧忙碌。
“这些小家伙可都是挣钱的‘宝贝’。你看这一圈羊,再过半个多月就可以抓绒了。羊绒细度达到一定标准,我们还能获得羊绒优质优价奖补资金。2021年,我拿到了28575元的奖补金,2022年度的奖补金预计会达到10万元左右。”斯庆毕力格一边抚摸着自家的小羊羔,一边满脸欣慰地说,“过去想找到细度为15.5微米以下的羊绒那可难了,现在我家的羊绒80%以上都在15.5微米以下,最细的已经达到了12微米以下,相当于不到1根头发的1/5。这多亏了政府引导我们改良品种、提高养殖技术,羊绒品质越来越好。”
羊绒产业是鄂托克旗最具特色的传统产业,“阿尔巴斯绒山羊”已经成为当地的形象代言。2020年12月,科技兴蒙-鄂尔多斯市绒山羊良种选育与产业创新发展示范项目启动,通过选种选育,改善绒山羊的生产性能,推动阿尔巴斯绒山羊超细型、绒肉兼用型、高繁型特征的优质种群建立,为传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注入科技力量。
“曾经一个时期,我们盲目追求绒山羊的数量和产量,致使阿尔巴斯绒山羊个体性能退化,平均产绒量和羊绒品质下降,不仅产羔率低,还失去了综合品质优势。要想让这一特色产业更有竞争力,首先就要保证畜种的优势。”项目课题组主要参与单位鄂尔多斯市农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3月上旬,项目课题组参与人集中对示范户进行了核查。结果显示,养殖核心区内羊绒细度14.5微米以下的母羊数量占到基础母羊的45%以上,成年母羊个体产绒量达到600克以上,经济效益增加超3100万元。经过两年多的实施,阿尔巴斯绒山羊种质资源、羊绒品质、绒肉一体化发展水平均有显著提升。
一根羊绒,在科技的“加持”下身价倍增。2022年,鄂托克旗政府根据监测分析报告,推动企业在收购价基础上,按羊绒细度等级,每公斤再增加50—500元奖励,直接为农牧民增收200万元以上。
羊绒好不好,还要靠数据说话。
拿到牧民寄来的山羊绒样品后,自治区纤维质量监测中心毛绒公证检验科科长邹俊第一时间带领科室技术人员进行预处理。在去除样品中的杂质、油脂后,技术人员用纤维细度检测仪(OFDA)开始检测山羊绒细度,并出具监测报告。
“在本次项目中,我们除承担毛绒品质评价追溯外,还开展绒山羊纤维品质动态监测,用权威的数据对其进行科学判定,为全产业链各环节科技介入提供数据支持。”自治区纤维质量监测中心主任王莉介绍说。项目共监测6个苏木镇479家农牧户56327只阿尔巴斯绒山羊的纤维品质,并及时反馈监测结果和分析报告,让牧民、合作社、种羊场依据监测结果进行“淘粗补细”。结果显示,2022年鄂托克旗的羊绒粗型占比较2021年降低了15.55个百分点,细度变细了0.55微米。
又想让羊绒品质好,又想让绒山羊产值高,项目课题组在天然草场的载畜力承受范围内给出了答案:高繁、短育、建基地,即通过绒山羊高效繁殖技术提高产羔率;再通过羔羊短期育肥技术提高出栏率,加快羊群周转;同时,建设饲草料基地,使用高蛋白含量的草饲料,保障羊的营养水平。
2021至2022年,项目课题组通过推广绒山羊高效繁殖技术,1.44万只能繁母羊产羔率达到136.6%,提高了31.6个百分点,妊娠成活率达到99.5%,提高了10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依托纤维品质动态监测,项目课题组首次建立了纤维品质数据库和毛绒纤维品质大数据追溯平台,并与鄂尔多斯市羊绒产业大数据平台对接,实现数据共享,为绒山羊优种选育、科学饲养、羊绒分级等提供指导。还开发了羊绒品质“数字馆”微信小程序,农牧民只要轻轻点击手机,就可随时查看自家山羊绒相关数据。
项目实施两年多来,已经覆盖鄂托克旗近3000户牧户。下一步,鄂托克旗将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羊绒产业规模化养殖、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数字化发展,实现羊绒优质优价,产业提质增效,农牧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