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产业链上“建”牧场

  □本报记者  韩雪茹

  “你看这片地,就是计划新建牛舍的场地。等下半年,这里再建几栋牛舍,就能和咱们的旧场区连到一块了,到时候咱们牧场占地面积将达到800多亩,能养8000多头牛。”位于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的科牧牧场负责人贾欢指着身后的土地说道。

  贾欢是名副其实的“牛三代”。从他爷爷那辈开始,一家三代人就做一件事:养牛。

  “我爷爷那会儿只能养七八头,到父亲那辈就养到上百头了,我现在的牧场拥有近4000头奶牛。养殖规模一步步的扩大,尤其是转型成为现代牧场,还要感谢伊利集团在融资和技术方面的帮助。”贾欢说。

  2020年,巴彦淖尔市伊利集团高端有机乳产业集群样板项目启动,带动奶牛养殖业实现了快速发展,科牧牧场就是其中之一。2022年,贾欢在伊利集团的帮扶下建成了一座新牧场——科牧牧场。目前已完成一期工程,牧场奶牛平均单产达到34公斤,日产奶量达46吨,是一座标准化、现代化、智慧化、规模化的现代牧场。

  近年来,贾欢已经尝到了“转型发展”带来的甜头:“伊利派驻技术人员24小时在牧场‘嵌入式’服务,帮助牧场从日常管理、奶牛饲养到品种改良、成本管控等多方面转型升级。短短一年时间,科牧牧场的奶牛日单产就从30公斤提升到34公斤,每年增收700多万元。”

  “让乡亲们得到实惠过上好日子”一直是贾欢父子的心头事。牧场投入运营后,为当地村民解决10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周边村镇种植6000多亩青贮玉米。村民还能到牧场上班,再增加一笔收入。

  现在,随着科牧牧场的平稳运营,日产奶量已经达到46吨。贾欢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期待:“预计到今年年底,日产奶量可达70吨。”

  科牧牧场的发展壮大,只是巴彦淖尔市推动奶业提质增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市紧紧围绕奶业产业集群建设,推动奶业产业形态由“小特产”升级为“大产业”,空间布局由“平面分布”转型为“集群发展”,主体关系由“同质竞争”转变为“合作共赢”,形成结构合理、链条完整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目前,伊利、圣牧高科等大型乳品加工企业相继入驻,该市连续10年生鲜乳抽检合格率均为100%,乳制品产值超70亿元。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评论
   第06版:理论特刊
   第07版:要闻
   第08版:乡村振兴
〖看台〗
一根羊绒里的科技力量
家门口种出羊肚菌
刘永亮:用好科学技术这个“新农具”
〖速读〗
庭院经济有“看头”更有“赚头”
产业链上“建”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