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历史自信视野下的文化自信

  ◎宋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经过中国革命和建设证明的指导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中国实践高度契合、密切相融、不断发展的过程,离开了中国大地,也就失去了理论的价值意义。“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中“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才能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向深入,才能“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历史告诉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共同建立、共同发展、共同完善的文化,是经历了五千年文明史淬炼、凝结而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强盛的文化,是形成于东方而对世界各民族、地区产生巨大影响力的文化。习近平总书记以“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理念,科学概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是我们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也是我们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指南。

  坚定历史自信,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真理观的体现。中国历史久远,其独立、持续、完整的特性放置于世界文明文化之中,亦属罕见。正如苏秉琦先生《中国文明起源新探》所言:(中国历史有着)“超百万年的文化根系,上万年的文明起步,五千年的古国,两千年的中华一统实体。”中国历史的持久完整在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理阿诺斯所著的《全球通史》中也被高度认可,他提到“有助于中国文明连续性的,还有中国的农业生活方式”和“地理环境的四处相对独立和封闭”等原因,但更需要说明的是,真正促使形成中国历史宏大持久的特性的则是中国文化始终具有一种包容、融合、发展的特质,始终处于汲取、活跃、丰富、进步的状态,始终具有鲜明的群体意识、民众观念、道德情怀、变革特点、人本思想、万物和谐等进步素质,从而促使中国历史在人类发展长河中虽屡经其他文明、文化的袭扰、破坏,叠遭各种灾害的影响、打击,依然挺立于世界的东方,常变常新、绵延至今,活力充沛、润泽人类。

  坚定历史自信,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体现。中国历史的本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史、发展史,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史、发展史,是充分实践、验证、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法的历史。我们知道,古代仁人志士自春秋时起,就在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法家文化等的交融互补的强大精神支撑下踔厉前行,宋人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代表了无数贤达君子毕生奋斗的最高价值追求,而“天地”“生民”“往圣”“万世”等理念本身就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根中国大地、引领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本质,本身就与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革故鼎新、天人合一”等真理性主张密切相关、高度契合。“天地”在中国古人的精神世界中既是自然客观的存在,又是情感意志的化身,古人所言的“以天为宗,以德为辅”观念实际意味着主客观的联通、融合,将天地与民众统合一处,生成了天地就是人心、就是民心、就是人民的朴素思想。儒家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强调民本思想,孔子的“仁民爱物”、孟子的“民贵君轻”始终是中华政治文化的核心观念;道家文化作为儒家文化的有力填充,既指出了中国古人内在精神充盈提升之路,又对自然展开了深层次的理性思考,从而确立了人与自然、人与物的和谐共生、密不可分的有机体关系,进而促使人的精神世界愈加深广、壮阔。儒道互补的结构和体系把中华民族带入到进退自如、逢变不惊的理想境界。法家文化其立足点依然在于趋利避害的普遍人性,韩非子的“好利思害,夫人之所有也”和“夫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此人之情也”等突出了对于人心、人性的积极关注;而对于尧舜等仁君的肯定也是法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韩非子·安危》篇说“废尧、舜而立桀、纣,则人不得乐所长而忧所短。失所长,则国家无功;守所短,则民不乐生,”把国家发展与民之“乐生”结合一处。由此,中华文化愈加丰沛、蓬勃,滋养着中国历史昂扬向前。

  坚定历史自信,就是坚定文化自信。《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创造的文化,是中华历史上各民族共同努力形成的精神结晶。中华民族自源起之时就是多民族共存的生态结构,此后,中华民族逐步壮大、发展,最终形成为影响世界格局和走向的最大的民族共同体。梁启超在《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中说:“现今之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数民族混合而成”即使是汉族,也实由民族交融、民族融合而成。正是在农业民族文化、游牧民族文化等交流、交往、交融逐步深化的过程中,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根基、特性才具有了牢固的基础和广阔的天地。在此过程中,天下一体、民族融合、共同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成为中华历史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永恒主题。

  坚定历史自信,就是要坚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也就是说要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联系,从历史自信中汲取磅礴力量,从文化自信中汲取丰富营养,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确定奋斗方向,最终强固中华民族披荆斩棘、意气风发迈向未来的精神力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洋浴海诗歌解析
~~~——评“第二十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入选剧目话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全媒体主题宣传活动
   第05版:影像力
   第06版:北疆文旅
   第07版:阿拉善
   第08版:包头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生态环保
   第12版:收藏
历史自信视野下的文化自信
挂在草尖上的词根
永远挺立的保尔·柯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