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呼和浩特地区的 民族交往交融史

  □刘建国

  呼和浩特地区地处阴山脚下,自古就是一处多民族聚居的大家园。历史上,曾有匈奴、乌桓、鲜卑、突厥、回鹘、契丹、女真等民族先后或同时在呼和浩特这片辽阔的沃土上繁衍生息、交流交融,为开发建设北疆、繁荣北疆经济、创造“北疆文化”做出了贡献。

  战国初,呼和浩特地区主要有匈奴、林胡、楼烦等部落,赵武灵王在这里置郡县、筑长城、兴建云中城(今托克托县故城),这一系列的措施促进了呼和浩特地区农牧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带动了文化繁荣和民族间的融合团结。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呼和浩特地区复置云中郡,修筑万里长城。

  汉高祖七年,即公元前200年,刘邦与冒顿签下“和亲”之约,以公主嫁给单于为阏氏(妻、妾之义),开放“关市”,准许沿边贸易。《史记·匈奴列传》载:“长城以北,引弓之国,受命单于;长城以内,冠带之室,朕亦制之,使万民耕织射猎衣食,父子无离,臣主相安,俱无暴逆”。文帝时代,仍奉行高祖时的和亲之策。

  “和亲”之约为后来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奠定了基础。文、景两帝时,仍奉行“和亲避战”政策,在长城边境与匈奴开关互市,通过边境贸易往来换得“匈奴自单于以下皆亲汉,往来长城下”,汉匈关系得以缓和,民间互惠交往持续不断。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徙民10万人入居河套,又调10万人筑朔方城,并在旧秦长城基础上改建修缮或新筑汉长城。据考,南线汉长城遗址延伸至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今喇嘛湾镇拐子上村黄河东岸,拐子上村东山顶至今保留有汉代烽燧和西汉桢陵城。

  在此后的20多年间,河套、呼和浩特地区出现了“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的安定繁荣局面。

  南匈奴归汉后,汉朝将他们以及一部分汉人安置于朔方、云中一带定居。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一次性从关中移汉人70多万到边疆开展屯田建设。随着边疆人口不断增长,为加强地方政权的治理,发展当地经济,西汉政府在塞外内蒙古相继设置五原郡、定襄郡和西河郡等政权机构,同时建造以县城为主的城池来安置陆续移入的人口。

  根据考古资料,现在呼和浩特地区的汉代城池遗址有80余座。在清水河县,西汉时期就有桐过、骆、桢陵三县城池。

  这进一步说明,西汉时期是呼和浩特地区历史上建造城郭较多的时期,也是人口较多的时期,居住着的以汉、匈为主的人口达到了40万众之多。汉人和归汉的匈奴人大量定居呼和浩特,使中原汉族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距离日益缩短,交流融合日益紧密。

  “胡人汉化,汉人胡化”,成为呼和浩特地区民族融合、和谐共生的主要特色,继而掀开了中华民族史上在朔方、云中地区历史上的第一次民族大融合的序幕。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联动采访现场短新闻大赛
   第05版:论道
   第06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第07版:区域新闻
   第08版:锡林郭勒
八角鼓:百年历史 声韵悠长
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呼和浩特地区的 民族交往交融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