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德红英

将诚信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诚乃立身之本,信为道德之基。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弘扬诚信文化,健全诚信建设长效机制。”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一个社会的诚信文化建设,直接反映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面对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我们迫切需要进一步夯实社会诚信基石,推进新时代诚信文化建设。自治区党委把2024年确定为“诚信建设提升年”,提出要实施好诚信建设工程,建立健全制度机制,推动各级党委和政府信守承诺、“新官理旧账”、不轻诺寡信,统筹推进政务诚信和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建设,切实把内蒙古人讲诚信、守信用的正面形象立起来。这对于提升内蒙古正面形象、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蒙古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实施好诚信建设工程,不能只讲大道理,更要融入社会生活,把诚实守信体现在人们社会活动的行为之中,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诚信文化入心入脑,进而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和生活方式。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养料,并结合时代要求传承创新,使之有效融入诚信宣传教育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诚信元素,要深入挖掘和提炼,推动其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筑牢诚信建设的思想之基。在中国古代文化经典中,多次提到了诚信的重要性。《论语·子路》中提出“言必信,行必果”,《孟子·离娄上》中提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庄子·渔夫》中提出“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这些都强调了言行一致的重要性。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许多诚信人物及故事也广为传诵,如“曾子杀彘”“立木取信”“一诺千金”等等,将这些历史文化精髓融入诚信宣传教育,能够使广大群众更加深切地感悟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将诚信理念具体化、形象化,切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等活动。选树在引领社会诚信风尚中发挥积极影响、在生产生活中深入宣扬诚信理念、在社会上享有较高信誉的诚信典型人物,讲好一代代内蒙古人讲诚信、守信用的故事。从“草原额吉”都贵玛到“草原英雄小姐妹”,从义务守护边境近40年的牧民阿迪雅到致力于打造诚信社区的基层工作者楠熙,从坚守“让牧民过上好日子”信念的廷·巴特尔到祖孙三代坚持守边的尼玛老人……诚实守信始终是内蒙古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有着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我们要把这一例例鲜活的典型故事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等活动中,引导各族群众不断提升精神境界,养成诚实守信的精神品质,激发全区上下弘扬诚信文化的热潮,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

  创新载体建设,打造更多诚信文化符号和形象,并将其融入公共文化设施、城市标志性建筑、旅游景观陈列等建设中,融入艺术表演、各类展陈展览、文化文艺作品创作中。打造诚信主题文化广场、诚信文化长廊、诚信主题博物馆、诚信主题公园、诚信一条街、诚信教育基地等,让广大干部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诚信文化的熏陶。

  诚信是公民道德的基石,是从商兴业的基本准则,对社会风尚具有重要导向作用。推进新时代诚信文化建设,每一个人都要做诚信道德的践行者、诚信文化的建设者。下一步,我们要大力推进诚信建设工程走深走实,既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共同营造讲诚信、重诚信、守诚信的浓厚社会氛围,使诚实守信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以好作风好形象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生态环保
   第06版:影像力
   第07版:内蒙古全民健身
   第08版:思·享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北国风光
   第11版:文艺评论
   第12版:资讯
扎实推进诚信建设工程提质增效
把诚信建设工程打造成优质工程
大力弘扬诚实守信的优良传统
将诚信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以诚信建设工程引领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