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与一日三餐一样,是我的人生必需。
我的童年因为贫穷,书籍匮乏,我因此翻阅一切有字的纸张,挂面的包装纸,包油条的报纸,人家撕掉的书里的一页,甚至父亲借来的饲养家禽的书,我也读得兴趣盎然。几乎每个学期的语文课本一发下来,我都会第一时间将散发着油墨清香的课本,先用报纸包上书皮,而后窝进太师椅,一直看到天光昏暗。
后来读了初中,班主任是一位文学青年,喜欢读童话,也读《小说月报》。知道我痴迷写作,他常常将一摞书借给我,还在班里念我写的那些自言自语的小说。大学里,因为读外语系的缘故,读书大多集中在外国经典名著,比如《傲慢与偏见》《雾都孤儿》《简爱》《呼啸山庄》《百年孤独》等等。每年寒假,我都会从学校图书馆借好多书回家,在呵气成冰的冬天,站在窗前,拢着手,沉浸在文学的奇妙世界中。双脚常常冻得发麻,失去知觉,我却浑然不知,偶尔跺一跺脚,抱一抱已经凉掉的暖水瓶,又重新陷入书里去。那些天寒地冻的冬日,只剩了一颗温暖的心,与书融化在一起。
有一年夏日的傍晚,我无意中翻阅《聊斋志异》,被《绿衣女》这样一则只有六百多字的短篇小说深深地吸引。犹记自己陷在沙发里,耳畔久久地萦绕着绿衣女“宛转滑烈,动耳摇心”的歌声。我知道此后我会长久地迷恋古典文学的世界,那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从此,我逆流而上,开始系统地阅读古人的诗意世界。从《山海经》中女人在山谷里洗十个月亮的浪漫,到《搜神记》里烟波浩渺之上的神鬼踪迹,从《笑林广记》中的琐碎日常,到《浮生六记》中的生离死别,再到《红楼梦》中的太虚幻境,我一路在古典的天地中沉迷,并愿永远地沉迷下去。
读书让我成为单纯的孩子,忘记尘世所有的喧哗,只剩一颗心,洗去尘埃,吐露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