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孤烟,驼影悠悠,长河落日。美丽的阿拉善盟属内陆高平原地区,地势南高北低,沙漠戈壁相间,周围丘陵相连,群山环抱。受大陆气团控制,遇西北气流侵袭,形成了以山脉、沙漠、戈壁为主的自然景致。阿拉善境内蜷卧大小三处沙漠,沙海浩瀚无垠,丘峰连绵不绝。“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的边塞异境,为骆驼的繁衍生息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一
阿拉善高原的早期先民,过着以游牧为主的迁徙生活。逐草而居,逐水而聚,有草场的地方就有他们的足迹。蒙古族牧民认为“五畜”俱全是草原的福缘,骆驼作为重要的运输工具,为牧民所敬重。为了表示对这“天赐神物”的虔诚,骆驼被授予“五畜之王”的名号。这“天赐神物”也并非浪得虚名,它全身汇聚十二生肖的特质,如鼠耳、牛脊、虎爪、兔唇、龙颈、蛇眼、马鬃、羊胸、猴峰、鸡凤、狗踵、猪尾,又被唤作“全兽”。这般骄傲的优良基因,被如此呆萌的动物所独享,可见上苍对其偏爱有加。牧民眼中,骆驼是灵性物种,属于草原的孩子。荒野之中,骆驼翘首巡视、缓行漫步,安心地咀嚼着时光,悠闲地畅游领地,审视这世间万物。
草场是牧民的命根子,恢复草场就是为子孙续命。游牧民族的传统牧场,分为春秋牧场、夏牧场与冬牧场。春秋牧场与夏牧场往返迁徙,维续“五畜”的膘肥体壮,满足草场休养生息。冬牧场是越冬的根据地,既能控制“五畜”数量,还能保障“五畜”安全。
牧民转场是一件大事,绝不是一次美妙的远行,而是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艰辛漫长的征途上潜伏着未知。如今,这幅画卷也只能在记忆中呈现,金色的戈壁是游牧的背景色调,远景是连绵起伏的山脉,高傲的头羊阔步向前,温顺的绵羊掠食咀嚼,尖角的山羊上蹿下跳。近景温馨祥和,母羊急切的呼唤羔羊,小羊咩咩回应,搔首弄姿冲撞抵角。马背上的牧人抛甩响鞭,贪吃的羊群熙熙攘攘。皮鞭再次响起,窸窸窣窣的羊群慌不择路,涌动中扬起缕缕微尘。画卷布局的风景,牧民吹响呼哨,牧羊犬闻令而动,竖耳倾听保持警惕。低沉犬吠警告落单的孤羊,长嘶呜咽勒令羊儿丢掉贪念。老练的牧羊犬卧地喘息,囤积即刻迸发的能量,娴熟的优化流程,待机完成使命。
迁徙途中的第二幅画卷,由驮着给养物资的马队组成。见多识广的老额吉,带领着年轻的帮手,精算着赶超的时间。她们沿途选址生火起灶,尽力赶制丰盛的晚餐,犒劳辛勤忙碌的族人。这是一天中家人唯一的聚餐。夜晚,男人、女人、老人、小孩,围绕篝火歌唱跳舞,用欢乐赶走疲惫,用热情吓退狼群。用坚毅的神情,挺过煎熬的长夜。
最后一幅画卷,便是勤劳耐受的驼队。老话说:“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骆驼驮着牧人殷实丰厚的财产,一峰峰骆驼像一座座移动的小山。掌管驼队的男主人沉着冷静,守护周全的男青年威武强健。骆驼迈开厚实的驼掌,像永不停歇的永动机,驮载的是希望,给人以力量。在牧民心中,骆驼是值得信任的朋友。它们吃苦耐劳,吃带刺的杂草果腹却极少生病,像沙漠中顽强求生的荆灌,挺过酷热干燥,迎接风沙肆虐,忍耐雨水稀缺,心中有光而努力存活。这顽强的生存能力着实令人惊叹,这不屈的战斗精神同样也让人肃然。
二
在阿拉善盟的历史长册中,驼道是不容忽视的章节。在岁月流淌的长河里,藏着许多奇异的传说,静候人们去聆听,等待后人去发掘。古老的驼道,遗留堆堆白骨。那是一峰峰摇晃驼铃的骆驼,不知是卧在出发的路上,还是睡在想家的途中?这弥足珍贵的记忆,只有风儿在诉说,倾听者依旧是高山。人啊,只是匆匆路过。执着的拉驼人,曾经留下一路汗水。忠诚的驼队,不见一丝足迹。驼道上那残存的悲怆与欢喜,随着时间悄然消亡。为了生产生活、物资贸易而踏拓的驼道,早已被搭载列车的铁轨与川流不息的高速所取代。
阿拉善境内拥有上百年的采盐历史,原盐的采掘与销售,造就了地方最早期的工商业雏形,也形成了最原始的交通运输业。驼道贸易将青盐、皮毛、甘草等产品,运往黄河“几字弯”、甘肃武威、宁夏营盘水及青海扁都口。粮油布匹和烟酒糖茶等,又源源不断地运至戈壁沙漠深处。阿拉善作为我国西北边疆地区的重要经贸通道,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商旅往来、物资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虽说,阿拉善历史只有300余年,但驼产业与驼文化的历史底蕴颇丰。驼道贸易为丝绸之路的文化传承,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听老牧人传唱:“拉骆驼苦中苦,半夜里睡,五更里起!翻罢吃食,迎沙吞。头顶日月,把命存。年初赶年尾,归家踏院门,口袋空空,犬声吠。”“驼队赶路要趁早,披星戴月路上跑,每天行程九十里,驼儿受累,人也乏……”
驮活的骆驼,儿驼时便要经过严格筛选,羔颈扬、腿粗壮、掌宽实,有耐力,性情温顺,定是跑驼道的主。从此,就会得到驼客赏识。牧人给驼羔起名,乖巧的叫“旦蛋子”,调皮的喊“刁贼歪”。骆驼有灵性,偏心养大的驼羔,不但身体好、负重强,见人也亲近。走近时,它会主动贴近寻求抚慰,即便长大了,无论强力劳作还是短暂休息,它都不会远离主人。
准驮驼,在夏秋两季吃的肥壮,牧人也不骑不用。十月份,驼客通过抓驼、骟驼、压驼、选驼等环节,筛选驮货的骆驼。骆驼的驮力约300斤、负重约400斤。驼队行六七个小时要稍做调整,一小时走五公里左右。一旦骆驼累倒,拉驼人会灌米汤或灌酸奶子,只要能站起来,骆驼就死不了。否则,骆驼的大限将至,即便恢复,也难随节奏。为保证驼队行程,病驼将抛之荒野。有时缓上两天,骆驼起身便游逛回家。
蒙古族的先民,从来不食驼肉,因为骆驼是上苍的坐骑。牧民也从来不杀骆驼,因为骆驼的眼睛会说话。
驼道上艰辛,拉驼人最爱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骆驼揪面”。面团随意抻上一抻,直接扔进锅里,揪面锅中翻滚,吸足了汤的颜色,便可出锅。拉驼人讲,越是难煮的揪面越能充饥,早上吃完整天不觉得饿。
驼队启程称为起场,拉驼人将链上的骆驼强弱搭配,装货的褡裢分装不同价值的货物,用绳子捆绑成一个个驮子,搭配给链上的每一峰骆驼。重要的驮子搭给温顺而强壮的骆驼,贵重货物要分散到不同的链子中,以防遭遇不测。驼道贸易危险重重,白天土匪猖獗,夜间狼嚎阵阵。劫匪手持钩刀偷割驮绳,拉驼人发现大喊一声:“刀好!”有把式的同伴便围拢过来赶走匪徒。
拉驼人舍不得骑骆驼,有时还要协助体弱的骆驼跟紧驼队。冬天骆驼三天饮一次水,或者隔天饮一次水。骆驼不饮水的日子,可多赶上几里路。饮水的当天,便会少走几里路。骆驼厚厚的驼掌,善于行走在沙地。寒天路滑便苦了骆驼,一旦滑倒就凶多吉少。
三
蒙古族祭驼活动分为祭儿驼、祭母驼与祭驼群。祭儿驼属于最隆重的区域活动,一般在寺庙举行。点燃圣火后,主持人诵《贡吉勒塔目》,众人绕敖包缓行感念。牧民把骆驼的鼻棍与缰绳挂在敖包上祭祀,还要行祭酒仪式。庙外聚集的骆驼,笼头上挂着哈达,额头与鼻梁上要涂抹酥油,还要在骆驼身上洒白酒、淋鲜奶。祭母驼,在母驼产羔前的一个月内,以祭火的形式,以水源为中心,召集附近牧民轮流举办。祭驼群选择在秋季,范围更加有限,多为牧户自行举办,并邀请亲朋好友分享丰收喜悦。
蒙古族赛驼属于西部盟市的传统体育竞技项目,赛驼主要分为传统速度赛和表演赛等。速度赛分为远程赛、田径赛、接力赛和团体赛,其中远程越野赛关注度最高。表演赛包括削鼻棍、扎鼻棍、搓毛绳、骟骆驼、骆驼评比等。
蒙古族传统驼具制作工艺是一项具有系统制作理念和传统创作技巧相结合的手工技能,渗透着阿拉善盟地域文化的独特元素。驼具制作工艺,主要分为绳类与鞍类。绳类包括笼头、缰绳、驼绊,鞍类分骑鞍和驮鞍。其中笼头又包括公驼、驼羔和骑驼三种;缰绳又包括驯驼绳、套驼绳、骑驼绳、大绳、蹄绳、拴绳。
骆驼离我们很近,我们对它却很陌生。骆驼离我们很远,驼绒、驼奶、驼肉及驼骨粉又充斥在我们身边。也许,人们对于骆驼的欣赏,不如没有驼峰的羊驼,如同在家犬的选择上,有的人乐于接受“茶杯犬”,而讨厌健壮凶猛的大型犬。也许,只有面对“无用”才是体现有为,获得期许的落差就是最佳的心理安慰。需要与被需要之间,有种特殊的关系,一个是宿主,一个是寄托。两者取其弱,迁就相伴;两者取其强,爱心泛滥;两者取其均,时光短暂。落差还是一种维续,只要双方共同认可。存在的合理性来自需求,如果需求不存在,陌生绝非来自距离,而是源自内心的屏蔽。
养驼习俗是先民对物种融合发展的创新手段,密切合作才能共赢。骆驼依旧保持着它独有的生存姿态,而现代人类野外求生的能力一直在倒退。同样,不同物种相互依存、共情共生的能力也在消失。许多物种已经成为传说,也许可爱的骆驼,还能陪同人类再走上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