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在阿拉善盟阿左旗额尔克哈什哈苏木乌日图霍勒嘎查,茂密的花棒林在茫茫沙海中铺向远方,望不到尽头。
“种植花棒前,这里沙化比较严重。”正在巡护花棒林的种植大户马忠德说,“2017年开始,我陆续在这里种下1万多亩花棒,如今部分树木已4米多高,防风固沙效果明显,沙丘比以前平缓了。”
近年来,额尔克哈什哈苏木全面加强荒漠化防治,在政府主导、各类社会群体共同参与下开展规模化治沙造林,走出了一条以花棒种植为主的生态修复新路子。苏木的花棒种植户也从最初的几户发展到如今的30余户,在他们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牧民加入到治理沙漠、保护生态的行动中。
如今,花棒种植效果正逐渐显现,局部沙丘开始变小,自然生长的植被愈加丰富,这让马忠德这样的种植大户看到了花棒种植的生态效益和绿色希望。据介绍,种植3年,苗木成活率达到林业部门验收标准后,造林户将拿到生态补贴款。此外,花棒种植3-5年后,还可以采种卖籽,采收多的牧户年收入能达到5万元。
额尔克哈什哈苏木副苏木达谢秉江说:“截至2023年底,苏木累计种植花棒116.61万亩,每年可产花棒种子80—100吨,产值约450万元。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有效拓展了牧民的增收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