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进最后的驼村》传承文化根脉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阿列克谢耶维奇是一名记者,她的写作被本国评论界命名为“文艺文献文学”。《走近最后的驼村》描写的是繁华兴盛了三百年的商业城市呼和浩特,也有这方面的特征。当然,李樱桃的作品无法与那些已确立文学地位的大师相比,我只想说的是,李樱桃已经有了涉及重大题材的自觉意识,只这一点就应该引起文学界的关注与重视。作家邓九刚在为此书所作的序言中推荐:“《走进最后的驼村》一书在挖掘与记录呼和浩特特文化根脉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与可贵的贡献,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

  翻阅《走进最后驼村》一书,既有“驼道起点坝口子村”“茶叶之路第一村麻花板村”,也有“行走于驼道的恪靖公主”“马可波罗眼中的丰州古城”,横贯三百年的历史,囊括古今中外的传奇,确实可称得上是一幅神秘古老商道的传奇画卷。

  非虚构写作的真实性和纪实、文献、资料等因素密切相关,同时又在文学性、审美性方面有着自身的叙事难度。《走进最后的驼村》一书中,真实性和纪实性、文献、资料等因素是毋庸置疑的,那么,该书在文学性与审美性方面是否也有着叙事难度呢?细读作品,确实发现了作者这方面的努力。也可以看出,作者在文学性与审美性方面,自觉地追求了叙事的难度与深度,尽管这种追求还不是尽善尽美,但作者已具备了追求文学性与审美性的自觉意识,并努力寻求文学性与审美性的突破性进展。

  另外,虚构文学需要强大的想象力,非虚构文学也同样需要想象。非虚构作品,只有借助想象,才有可能超越生活表面,触及世界的深层肌理,才能把作品的深度带向极致。在“慈禧太后梦回归化六角亭”一节中,通过作者的想象,一个活灵活现的少女慈禧便出现在读者面前,读者仿佛看到了当年的慈禧风姿绰约、顾盼生情的样子,以及她对第二故乡归绥城的眷恋之情。

  先后毕业于内蒙古大学文研班和鲁迅文学院高研班的李樱桃,近几年,文学创作渐入佳境,继获得内蒙古文学创作“索龙嘎”奖之后,她申报的《走西口》(暂定名)也已入选草原文学重点作品创作扶持工程·重大题材写作计划,此次由远方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走进最后的驼村》是她文学创作上的又一部力作。

  该书出版后,得到了多方关注,有人评价,该书同时具有文学与史料价值,值得阅读与收藏。路漫漫兮其修远兮,我们祝愿李樱桃在未来的文学之路上勇攀高峰,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精品力作。文/李  悦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内蒙古·综合
   第03版:内蒙古·首府/广告
   第04版:要闻
   第05版:九州
   第06版:关注
   第07版:环球
   第08版:娱乐汇
   第09版:八方时评
   第10版:读书
   第11版:发现
   第12版:文化看点
   第13版:文学速读
   第14版:健康
   第15版:新报宝贝
   第16版:劲爆体坛
红色收藏系列丛书近日出版
《走进最后的驼村》传承文化根脉
《围棋与国家》面世
《围困长春》真实再现东北解放史
《大唐狄公案》里没有李元芳
声明·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