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以小戏《李二嫂改嫁》一度令国人瞩目的吕剧,起源于黄河入海口近处的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可谓与二人台“同饮黄河水”。《李二嫂改嫁》一炮打响全国,令人见识到中华戏曲大家庭中有一位稚嫩而美丽的“少女”,风韵别致。
吕剧从业者孜孜以求、自强不息、精益求精。他们改革创新,善于学习其它剧种之长,一鼓作气排演新戏。先后将《苦菜花》《乡人俚语》《军嫂》《潮涌黄河口》等大量优秀剧目奉献出来,为观众喜闻乐见,令同行刮目相看,使吕剧在地方小戏颇多的山东省脱颖而出,很快成为山东省代表性的地方戏曲剧种,成为全国八大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仅数十年时光,吕剧便从胶东半岛西北部贫瘠的盐碱滩上快速跃进,齐鲁大地上的吕剧团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生机勃勃,紧接着跨过几个地方戏曲阻隔区域,向四面八方辐射,将种子播撒向江苏、河北、辽宁、吉林等地的戏曲沃土,使吕剧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吕剧的历史只不过百年有余,二人台的经历虽曲曲折折也行进了200年左右。显而易见,将吕剧视为涉世未深的小妹妹,将二人台视为成熟世故的大姐姐,理所当然,形象贴切,但是,吕剧的成熟程度却不逊色,显得亭亭玉立、风姿绰约。二人台、吕剧的诞生与初期的成长具有特别相似之处,都是最初出自乞讨者之口,都由民间小调逐步演绎而成,都因倾诉社会底层的疾苦而为劳苦大众青睐。二者同样移植过一些传统大戏,如吕剧的《哑女告状》《端平桥》《拾玉镯》等,二人台的《茶瓶记》等,但都没有一定的轰动效应,都没有为观众足够重视,可见自然特长才算真本领。
吕剧与二人台的历史文化背景差异不言而喻。吕剧“第一戏”《王小赶脚》剧情为:一位小媳妇雇脚骑驴回娘家,与赶毛驴的小男孩一路上说笑逗乐;二人台代表剧目《走西口》虽起初为小戏一折,却能北跨涛涛黄河,巍巍长城,添枝加叶扩展为一出连结晋北农村与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原名归化城)周边的大戏。传统的《走西口》戏虽小,却情感丰富,内涵多元,堪称戏曲以小见大的典范。恩爱夫妻的离别之情,缠缠绵绵,恋恋不舍;七尺男儿对故土的留恋之情,真真切切,挚挚于怀;人类追求美好生活不畏艰难远行的壮举,可歌可泣,催人奋进。《走西口》舞台虽小,却背景广阔,有浊浪滔天的黄河渡口,有盗匪出没的险要关隘,有恶狼成群的草原,有庄稼长势喜人的塞上辽阔沃野……一场跨度长达三四百年的走西口历史剧,促进了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相互交融,促进了民族间的相互融合,促进了边疆经济的发展。当然,走西口的漫长道路上,不仅仅有精于耕种的农民,也有身怀技术的能工巧匠,更有满腹经纶的教书先生……从幕前的《走西口》向幕后逐渐联想延伸,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之所以出现现当代的繁荣昌盛,跟这段人类历史罕见的西口之路的艰辛跋涉密不可分。
二人台的较久历史与先天条件远远超越吕剧,而吕剧的勇于创新、蓬勃发展,对于二人台开辟革新之路具有非凡启迪。吕剧善于同其他剧种取长补短之优点十分突出,该剧种演出的一些剧目正是移植模仿二人台的剧目。欣赏这些吕剧小戏,戏曲表现方式的本土化异常巧妙,语言与曲调的转化令人叹为观止。吕剧中诸如《秦雪梅观鱼》《朱买臣休妻》《王华买父》等剧目,无不是向豫剧、评剧、山东梆子等大型剧种学习的产物,移植加工改造得可谓成功,难以发现原剧种的痕迹。吕剧的形成以民间小调为基础,以“山东琴书”的“打扬琴”“坐扬琴”为基础的基础,巧妙吸收了安徽等地的“凤阳歌”“垛子板”等异地民间小调。另外,勇于创新更是吕剧前进步伐快捷的经验,从1953年《李二嫂改嫁》开始,吕剧不断推出具有一定创造性的剧目。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连续创作公演的《石龙湾》《张王李赵》《滩回水转》《李二嫂后传》《浪子回头》等等,大都为观众喜闻乐见。
吕剧繁荣发展的经验,值得二人台借鉴。二人台应该广泛研究同类甚至“姐妹艺术”成功的先进经验,从中吸收养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锲而不舍吐故纳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