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剧场与菜场

  □王太生

  剧场与菜场,一个雅,一个俗。

  到一个城市去,我喜欢留意那里的剧场和菜场,剧场上演人生百态,而菜场更容易打量一个地方的鲜活生活。

  菜场在民间,有烟火味和这个地方最本真的生活气息。它允许一个外来者,近距离静静观赏,那里有鸡蹦鸭跳,大呼小叫。

  清晨沾着露水的菜场,是田头清蔬、八方活禽水产的集散地与物流中心。各式应时果蔬轮番上市,可以知节气,应时节。

  我曾经固执地认为,五百公里以外的地方,必定有一个与你周围并不一样的风情,有一种未曾吃过的蔬菜,未曾嗅过的清香,一种未曾见过的植物。这些只有在菜场才能见到。

  在这个世上结识一种植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去陌生的城市,会一头扎进当地的菜场,去遇从前没有遇到过的蔬菜,就像我去见从前没有遇到过的人——我对这些,心仪已久。

  菜场的节奏不疾不徐,张弛有度。人们一边提着篮子踱步,一边不慢不慢地买菜。菜篮子里,端倪出一个地方普通人家餐桌上的风味菜谱。

  菜场有足够的理由,可以成为城市的一处风情博物馆,那里有各种各样的神态表情、热气腾腾、方言俚语、家庭主妇和行色匆匆的旅人。

  我在上海、香港、济南逛过菜场。

  上海是一座菜场与剧场穿插,分配精巧的城市。在剧场里能够观赏到最时尚前沿的艺术,而在菜场里能够撞见烘山芋、粢饭、大饼、油条、豆浆,修鞋摊、修伞摊……这些最普通人的生活。

  香港的菜场,有一股海鲜味和新鲜的内地猪肉;冬天的济南菜场,有白菜、羊肉汤和冻柿子,飘散典型的北方气息。

  我有过在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菜场买菜的经历。喜欢上海室内菜场的整洁干净,可以花并不多的钱,中午做几个菜,有荤有素,还有汤,尤其是上海青,煸炒即烂,汤色碧绿。

  我没有在上海的剧场看过戏,只看过一次电影。上海的剧场海纳百川,话剧、歌剧、沪剧、越剧、淮剧、滑稽戏……多元文化在此交流碰撞。

  而在我生活的城市,有古代沿袭下来的剧场,那个地方叫“都天行宫”,这样的剧场其实是个戏台,舞台在楼上,演员在楼上唱戏,观众在楼下看戏,观众在楼下看戏,仰着脖子,显得是对艺术世界的一种仰望,而这种仰望是最平民的,平民与艺术的一种亲和,那样的舞台,也许永远不会有名角,也没有美妙绝伦的音响,完全是一种天籁,声音穿透,风和叶,飒飒作响。

  我小时候经常到小城的一个叫作“人民剧场”的看电影,那个地方名义叫剧场,可是很少有专业剧团过来演戏,我们只能看电影。那时候,外祖父常自豪地告诉我,他年轻时听梅兰芳唱过戏,梅先生曾经来过小城唱戏,在金城剧场,那是人民剧场之前的老剧场。

  剧场和菜场就像一个人的两个年龄段。

  剧场是属于年轻人的,追光灯属于年轻人,中年人在菜场。当绚烂逝去,一切归于平淡,生活回归它的本真。

  剧场与菜场,缤纷城市画册上的两页、两件衣裳不同的质地、两种风格不同的口味。

  汪曾祺说他每到一个地方喜欢逛菜场,“看看生鸡活鸭、鲜鱼水菜,碧绿的黄瓜,通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一个城市有菜场和剧场,物质和精神的都有了。喜欢在菜场与剧场之间穿梭的人,不会寂寞空虚,有饥饿感。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文化
   第12版:彩虹
   第02版:国内新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广告
   第05版:要闻
   第06版:国际新闻
   第07版:文件
   第08版:旅游
   第09版:北国风光周刊
大刀记(外一首)
收麦
剧场与菜场
金色麦田
不如饮美酒
农具四题(散文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