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贫困阻挡不住上学的渴望

  □本报记者  高敏娜

  2009年夏天,刘欢拿到大连民族大学录取通知书,那一刻,她喜忧参半。她高兴的是,终于没有辜负父母的希望,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大学;忧虑的是,看着那笔对她家来说算得上巨额的学费,不禁犹豫了。

  刘欢的老家在兴安盟扎赉特旗,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家里的土地不多,收入不高,还要供养她和弟弟上学,日子过得紧紧巴巴。“我考上大学那年,弟弟正在读高中,家里1年收入一两万元,根本没办法负担2个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虽然父母说不管需要多少钱都要供我上大学,但我知道,上了大学就要依靠自己了。”刘欢说。

  幸运的是,在刘欢开学报到那天,辅导员得知她的家庭情况后,二话没说立即帮她联系了学院领导,通过学校“绿色通道”帮她办好手续,申请了助学贷款。2.4万元的免息贷款,解决了刘欢大学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我真心感谢我的辅导员,她不仅在学习上帮助了我,还在生活上关心我,大学第1年假期,她还和我一起回到了我的家乡,进行了家访,鼓励我要好好学习,自立自强。”

  刘欢难以忘记,大一那一年,当同学们都在享受着衣食无忧的大学生活时,她却近乎苛刻地给自己拟定着生活最低开销,因为她知道,自己花销的每一分钱,都是父母辛勤劳作换来的。“那时候,对于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来讲,每天去食堂想的是我要吃什么,但是对于我们贫困生来说,可能想的更多的是哪个菜便宜,要想着每顿饭节省,要尽量少花钱。”

  大二一开学,刘欢立刻去找了一份家教勤工俭学。从那以后,她就没有再向家里要过一分钱。每逢周末,去校外给低年级的同学讲课,成了刘欢大学生活的一部分,有时候1天要带4个学生。

  生活锤炼了刘欢自强、自立、不服输的个性,她知道,只有努力学习,才是自己的唯一出路。大学4年,因为成绩优异,刘欢年年囊括学校的各种奖学金,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人穷志不穷”的真理。大三那年,原本符合助学金申请条件的刘欢,还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在班里提名评议助学金时,她居然走上讲台表示弃权:“当时我自己做家教和得到的奖学金足够生活用,那笔助学金,我希望能帮助更多比我贫困的同学。”

  进入学生会,对刘欢来说也是大学生活里的一个关键转折点。她曾经十分在意自己贫穷的家庭背景,“感觉贫穷就像是一个标签,就标在你脸上,那时候,总是担心会被同学另眼看待。”刘欢说,因为学生会的工作,和辅导员及同学接触比较多,还需要经常组织活动,这对她的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和同学们相处的能力都有很大提高。学生会里的学姐和老师还给她很多鼓励,让她变得更加自信、乐观。那段时间,刘欢积极申请入党,成了一名共产党员:“大学经历对我而言是很难忘记的,其实我们这些贫困大学生真是幸运,社会的温暖、关爱以及这些补助和奖金,让我们顺利完成了自己的学业,实现了梦想。当把这段路走过来之后,你就会发现,贫穷和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经历了生活的坎坷,就会更加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

  如今,刘欢回忆起大学生活,依然感慨万千,当年她不想让父母那么累,就是自己学习的动力。在她生活的小屯子里,上大学的人至今也不是很多。如果没有出来读大学,她可能现在也会在家务农。如今,她和弟弟都毕业工作了。她相信,通过努力,能够回馈养育自己的父母,甚至能够回馈社会和那些曾经帮助过她的人。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4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05版:公告
   第06版:国际新闻
   第07版:地方·旗县
   第08版:教育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文化
   第12版:彩虹
编前的话
郭威:收到过14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大学是人生的春天
助学贷款解了燃眉之急
贫困阻挡不住上学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