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沙子变成村民的“金饭碗”

  □本报记者  赵曦

  早晨5点多钟,科左后旗草甘沙漠旅游景区经理、散都苏木车家村村委会主任王欣准备去景区。

  “冬季旅游滑雪项目正在建设,温泉度假村正在规划,有这么多事情要做,我不盯着点儿不放心。”王欣跟老伴儿说完,带着干粮边走边吃。

  来到景区办公室,王欣先打开图纸,再一遍地查看,想到了几条建议,赶紧记在笔记本上。

  8点多钟,村民们都聚集到景区,会议开始。“先跟大家汇报一下今年我们的主要成果,收入从最初的10多万增加到现在的100多万,在景区就业的村民从2014年的几户增加到现在60多户,还给30户贫困户每户发了5000元。为了我们的景区发展,想听听大家的意见。”王欣说。

  “大的项目我们做不了,明年我们要多养一些鸡、鹅。以前,咱们的鹅蛋鸡蛋便宜没人买,现在依傍着旅游景区是供不应求,今年这些副业挣了不少钱。”村民张成林说。

  “项目不分大小,只要有特色,我们就做起来。我们自己要把扶贫工作抓起来,造血远比输血重要。景区负责提供摊位,村民出售自家农副产品,既为景区增加特色,也增加村民收入。这个事情就敲定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下一步,我们要发展农家乐、农家饭庄、农家旅店、民俗村,提升旅游品质,大家都要加把劲啊!”王欣说。

  “对,无论做什么,都要转变思路。以前,咱们对村子的沙子恨得不行,经过治理改造,沙子成了咱们村人的金饭碗了,让我们走上了旅游致富路。”村民常英说。

  “那几年年景不好,种玉米的收入是年吃年用,够个肚饱。这几年,跟着村主任搞旅游,养骆驼、养马, 年收入10多万,日子越来越好啦!我们最该感谢的人就是村主任。” 张成林说。

  “景区越来越好也是大家出力的结果,有啥谢不谢的,我们就是要铆足劲儿、干好事儿!今年我们要把汽车自驾运动营地打造成游学项目,开设旱地滑轮、笼式足球、排球等体育项目,今年大家要把分红的利润让出来一部分搞建设。”王欣说。村民们表示,当年守着当地沙漠、河流、湖泊、民族文化等资源,却不懂思变,日子过得艰难。现在文化和旅游结合,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只要是为了大家好,就坚决跟着干。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5版:读图
   第06版:地方·旗县
   第07版:要闻
   第08版:要闻
   第09版:收藏
   第10版:教育
   第11版:悦读
   第12版:公益广告
乌兰浩特市: “民生台账”解决百姓急难忧盼
有机黄芪打进国际市场
扮“靓”满洲里
把沙子变成村民的“金饭碗”
农特产品走进京城
“五查五核准”推进脱贫攻坚
晚年的幸福
水产消费不再“老三样”
“四项制度”保障基层党建落在实处
林西县官地镇趟出三产融合扶贫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