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新闻报纸之父

  王韬曾主编《循环日报》,是我国最早自办成功的中文日报,并创“王韬体”(新闻报章政论),被林语堂赞为“中国新闻报纸之父”。在时评、小说、诗词、翻译上均有成就,负“人中之龙,文中之虎”之誉,可惜晚景萧条,盛名散尽,以致卒年不详,令人唏嘘。

  王韬本名王利宾,字子九,一字仲衡,1828年生于苏州城外。“少时好学,资赋颖敏, 读书数行俱下,一展卷即终生不忘”。

  13岁起,拜在名儒兼名医顾惺门下。

  1844年,16岁的王韬首次县试失败,但因“文有奇气”而“以第一入县学”,第二年考中秀才,19岁乡试失败,致大病一场,梦中“遍历幻境”,自称绝意科举,要“屏弃帖括(即八股文),肆力于经史,思欲上抉圣贤之精微,下悉古今之繁变,期以读书十年,然后出而用世”。1856年和1859年,王韬又两次参加乡试,均未成功。

  在墨海书馆,王韬结识了李善兰、蒋敦复、徐寿、华蘅芳等近代思想家。

  1862年,王韬化名黄畹,上书太平天国苏福省长官刘肇钧,此信被清军截获,王韬遭通缉。王韬有“上书癖”,1年半不到,曾给江苏巡抚徐有壬上书十多通,月均一通;1860年 7月,给上海道台吴煦上书3通,8月又是5通;自收在文集中给丁日昌的上书达10通,实际可能达50通;此外还曾上书曾国藩、李鸿章等。有传言称王韬参加了太平天国科举,获“长毛状元”。

  在麦都思的儿子麦华陀(时任英国驻上海领事)帮助下,王韬流亡香港,加入理雅各(与法国学者顾赛芬、德国学者卫礼贤并称汉籍欧译三大师)的英华书院,先后将《诗经》《易经》《尚书》《礼记》《春秋》等译介到西方,有的译本至今通行。

  1873年,王韬等人集资1万两白银,购买了英华书院的印刷设备,次年在港创办《循环日报》。《循环日报》是商业报纸,1版刊发商讯,2版和3版是新闻版,王韬模仿西方报纸的做法, 开设了时评专栏。

  王韬的议论有世界眼光,认识水平超越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层面,在任主笔的十余年间,写了上千篇时评文,因言论犀利、见识不凡,引起轰动。除了写时评外,王韬还写了许多笔记小说,结为《遯窟谰言》《淞隐漫录》《淞滨琐话》三集,《遯窟谰言》写了30年,只是“于花晨月夕时,随意撰就,脱稿后并不加以修饰”,但篇幅小,恰好适合报纸刊载,从此开报章小说先河。

  (据《北京晚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际新闻
   第05版:特刊
   第06版:要闻
   第07版:要闻
   第08版:地方·旗县
   第09版:教育
   第10版:文摘
   第11版:悦读
   第12版:公益广告
做新时代的改革者
中国新闻报纸之父
爱球成痴 打死不弃
孩子三岁前别急着入托
黑猩猩窝巢比人类的床更干净
“海水稻”将给餐桌带来哪些变化?
木头为啥不能熔化
植物通过“交谈”避免生长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