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鄂伦春人与玛鲁》由国家一级歌词作家高山作词。该歌曲第一段歌词中写到:“兴安岭的密林深处/生活着一个古老的民族/一匹猎马一杆枪/他们居住的地方叫仙人柱”。连绵起伏的兴安岭,莽莽苍苍的密林深处,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民族被誉为“兴安岭上的猎神”,能骑善射是他们的看家本领,于是,骏马、猎枪成了鄂伦春民族的标配。为了凸显其剽悍、勇武的一面,作者高山刻意地使用了“一匹”“一杆”这样的数量词——具有武侠作品中“一人一剑走天涯”那般浓郁的传奇色彩。刻画典型形象,以点带面,这是艺术上的典型手法,把个体形象放大到极致,整个民族的形象随即赫然入目。
在着力刻画“猎神”形貌特征之后,作者高山用“他们居住的地方叫仙人柱”简洁过渡到第二段:“仙人柱的春秋寒暑/养育着生生不息的民族/一堆篝火一碗酒/他们敬奉的神仙是玛鲁”。“仙人柱的春秋寒暑”,自然承接第一段。要体现鄂伦春人的生活面貌,无外乎衣食住行这些最基本的生活元素。篝火、烈酒同样是猎神的标配。照应第一段,作者再次刻意地强调“一堆篝火”“一碗酒”。那是一堆彻夜不熄的篝火,照亮了漆黑的夜空和无边的旷野;那是一碗穿肠而过的烈酒,鄂伦春民族对酒当歌,痛哉快哉!至此,鄂伦春人在仙人柱里的生活场景跃然纸上,篝火的温暖,烈酒的快意,陪伴他们在恶劣艰辛的自然环境中,“在岁月里走了很多的路”,而这一切,“从来没有离开玛鲁慈悲的守护”。看到这里,不能不惊叹作者高山对于画面的设计:铺开——延展——相扣,主歌和副歌就这么不留痕迹地前呼后应,一脉贯通。
鄂伦春人对自然万物怀有崇拜,对养育人类的大自然感恩、膜拜、敬畏,这是朴素又神圣的感情,是鄂伦春民族固有的传统文化之一,其中安放着鄂伦春民族的灵魂。“玛鲁住在每个人的心里,一天天看着鄂伦春人的幸福”。玛鲁与鄂伦春民族同呼吸共命运,走过往昔,走在今天,走向未来,它将护佑并见证鄂伦春人的生活越来越美好幸福。至此,深刻的主题在宏阔的时空背景中完美呈现。
大道无形,看似朴拙,其实每一幅画面每一个环节,都经得起端详和考量。正如一尊雕塑精品,每一处下刀,都是有所用心富有讲究的。文字刻意的质朴,画面刻意的精巧,当质朴与精巧混搭的时候,一种别具匠心的美感,如鹰翔蓝天,如帆行水上,妥帖吻合。《鄂伦春人与玛鲁》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花,是高山歌词中的又一重量级作品。
《鄂伦春人和玛鲁》
作词:高山
兴安岭的密林深处
生活着一个古老的民族
一匹猎马一杆枪
他们居住的地方叫仙人柱
仙人柱的春秋寒暑
养育着生生不息的民族
一堆篝火一碗酒
他们敬奉的神仙是玛鲁
纳耶纳也
鄂伦春人在岁月里走了很多的路
从来没有离开玛鲁慈悲的守护
玛鲁住在每个人的心里
一天天看着鄂伦春人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