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陈大鹏“鹧鸪斑建盏”。
年代:当代。
规格:口径4.5厘米,高9厘米。
特点:撇口喇叭形斗笠建盏,通体内外皆为褐黄色釉鹧鸪斑,铁胎釉厚,外釉底边厚垂,未见泪滴,盏底有手工刻款“陈大鹏”。
作者:陈大鹏,1945年生于厦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获终身成就奖。
陈大鹏自1979年受命恢复建窑失传工艺始,潜心40年研究兔毫天目、鹧鸪斑天目、乌金天目瓷,使失传近千年的古瓷工艺重放异彩,在当代建盏工艺中独树一帜,其鹧鸪斑尤为难得,作品屡获国家大奖,多次被作为国礼赠给世界多个国家。多件作品被罗马尼亚、日本、中国文化部等永久收藏。
渊源:建盏多是口大底小,有的形如漏斗;且多为圈足且圈足较浅,足根往往有修刀(俗称倒角)),足底面稍外斜。
建盏分为敞口、撇口、敛口和束口四大类,每类分大、中、小型。敞口碗因口沿外撇,尖圆唇,腹壁斜直或微弧,腹较浅,腹下内收。浅圈足。形如漏斗状,俗称斗笠碗。
建盏的釉是一种析晶釉,属于含铁量较高的石灰釉,其黏性强,在高温中容易流动,所以,建盏外壁底部往往有挂釉现象,而器物口沿釉层较薄,呈褐红色,有的近似芒口。
建盏胎体含铁量较高,胎骨厚实坚硬,手感厚重,叩之有金属声,俗称铁胎。因其胎体厚重,胎内蕴含细小气孔,利于茶汤的保温,故而适合斗茶的需求,成为斗茶利器。
现状:20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的复苏,建盏工艺也得以全面恢复,款式、釉色品种也渐趋多样,其中兔毫、油滴、鹧鸪斑等釉类最常见。
建盏艺术也造就了陈大鹏(终身成就奖)、孙建兴(非遗传承人)、李达等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和几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
2016年12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建盏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点评:造型古朴浑厚,手感较沉。
收藏:呼和浩特市善一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