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清茶余味盏留香

  □李笙清

  藏品:黑釉兔毫盏。

  年代:北宋。

  规格:口径14厘米,高3.5厘米。

  特点:1997年出土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放鹰台,折沿圆唇,斜腹内收,小平底。

  器内底部中心模印一朵菊花图案,周边留有5个支钉痕迹。器物上部施釉厚重,釉色黑褐。在黑褐色釉上烧出闪耀银光且细如兔毛的结晶釉,又称兔毫釉。

  渊源:宋人讲究茶道,上至皇室王公,下至士大夫及文人雅士,无不好此,形成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茶道之风。

  宋徽宗赵佶生性风流儒雅,不但画得一手好画,还是一个茶道高手,日理万机之余,不忘撰写专著《大观茶论》,对北宋名茶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等均有详细记述,其中提到的斗茶一节极为详尽。

  宋人斗茶场所,多选择在规模轩敞的地方,斗茶者以所藏名茶轮流烹煮,品评高下,形成了斗茶品、斗茶令和茶百戏等丰富多彩的斗茶内容,吟诗作赋,烹茗品味,乐此不疲。盏为斗茶专用茶具,以建盏中的兔毫盏最为有名。

  北宋流行斗茶之风,社会对黑瓷的需求量太大,以至于宋代黑瓷成为当时一个产量极大的品种,不仅一些青瓷窑场如福建建窑、江西吉州窑、山西榆次窑等以生产黑瓷为主,成为著名的黑瓷产地,其他如定窑之类以生产白瓷为主的大窑、名窑,也顺应市场需要而生产了大量黑瓷器,使宋代黑瓷生产形成一个大的窑系。

  建窑生产的黑釉兔毫盏虽然销往全国各地,但在宋代拥有湖泗窑口的武昌地区发现建盏的存在,亦是极其少见的,既体现了宋代斗茶之风盛行各地,又说明了建盏流传地域之广。

  点评:宋代建窑瓷器的代表性器物,造型端庄厚重,施釉均匀,釉质浓重致密,兔毫釉特色鲜明。

  收藏: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4版:视界
   第05版:特刊
   第06版:要闻
   第07版:出彩
   第08版:公益广告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文化
   第12版:收藏
鹧鸪声里汲甘泉
清茶余味盏留香
兔毛紫盏自相称
轻旋薄冰盛绿云
长毫瓯小聚香茗
松风鸣雪兔毫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