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鄂尔多斯市:借时代东风展翅腾飞

  □本报记者  王玉琢  百先  毛锴彦         郝雪莲

  初夏的鄂尔多斯高原,满城绿色满城景。

  黄河岸畔,草原深处,凝心聚力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的热潮汹涌澎湃。一批批富含广阔发展前景的好项目相继签约,一项项投资大效益好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陆续投产,“十四五”开局之年气象万千。

  5月13日,国内首条年产30万台套自主安全台式机、一体机、笔记本电脑、服务器的网信产品自主安全生产线,在鄂尔多斯高新区建成投产。这是鄂尔多斯市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又一重大突破。

  2018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内蒙古产业发展不能只盯着羊、煤、土、气,要大力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新增长极。

  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鄂尔多斯市找准定位,明确方向,深挖优势,能源革命正走向深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打造高端智能制造,信创产业、大数据产业、新材料产业成为鄂尔多斯经济高质量发展破题开局的生动实践。

  新产业新动能引领新征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直在呼包鄂榆经济圈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鄂尔多斯,举全市之力以构建多元发展、多级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制定产业政策,借力比较优势,优化资源配置,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由“一煤独大”迈入多元发展新阶段,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产业结构正在发生着深刻的“蝶变”。

  在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江苏工业园区的远景新能源示范项目施工现场,管架林立,机器轰鸣。望着眼前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项目负责人范奉斗告诉记者:“这是个零碳产业园项目,是远景科技集团在鄂尔多斯市落地的‘绿色能源产业态’以及‘构建零碳创新工业体系’的重点项目,项目总投资61.8亿元,建设20GW的储能及电力电池项目,一期投资40亿元,预计明年4月30日实现正式投产,投产后产值可达60亿元,利税达40亿元,还可以解决1500人的就业。”

  “未来,这里将形成矿用机械、化工机械、天然气综合应用、电力设备、太阳能光伏、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链。”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江苏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局局长何宏治介绍。

  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十四五”开局之年,鄂尔多斯市走出疫情影响,破解各类难题,复工复产势头强劲。鄂尔多斯紧扣发展主旋律,扭住项目“牛鼻子”,全市集中开复工项目118项,总投资817亿元,现代能源装备制造、现代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清洁煤电等重大项目的建设如火如荼。

  鄂尔多斯市开复工天骄绿能50万千瓦光伏发电、奇瑞年产2000台新能源重卡等重大项目304项,■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开复工率67%,完成投资107亿元。在全国最大沙漠集中光伏机电达拉特旗领跑基地,二期一号项目已经投产,整个二期项目竣工后可实现年产6.21亿元,节约标煤66万吨。集聚着新动能和高质量发展的鄂尔多斯正在蓄势起飞。

  在鄂尔多斯大路工业园区,煤化工产生的粉煤灰、矸石等污染物通过高效综合利用,被吃干榨净,实现了产业高端化、绿色化发展。2021年以来,现代煤化工及下游废弃物综合利用领域130多项技术及降本增效措施应用到了生产一线。

  变废为宝、绿色出行、绿能供热……鄂尔多斯市新兴产业强势崛起,煤炭产业走上“减”“优”“绿”之路。如今,18座煤矿建成了智能化工作面,全市煤矿的机械化综合综采率达到100%,洗选率90.3%,回采率80%。技术革新不仅保障了煤炭的供应,还助力了煤炭产业转型升级。鄂尔多斯建成149座绿色矿山,占到全区已建成绿色矿山的32%,21座矿山列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位居全区前列。

  新动能的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正深刻改变着产业结构、重塑着经济增长格局,成为新时代鄂尔多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绿富同兴之路越走越宽阔

  雨后的毛乌素沙漠,绿色葱笼,鸟语花香。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在毛乌素沙漠腹地的南缘,昔日寸草不生的荒漠,如今变成了一片片绿洲。30多年治沙不懈,30多年造林不止的全国治沙女英雄殷玉珍真情守护和耕耘着7万亩林田。

  在库布其沙漠,鲜花盛开风景美。百万亩柠条随风摇曳,七星湖水碧波荡漾,遗鸥、蓑羽鹤等鸟类在水中嬉戏。

  从毛乌素到库布其,昔日荒漠变为绿洲。

  党的十八大以来,鄂尔多斯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陕北防护林天然林资源等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国家重点工程和重点区域绿化,着力修复生态环境,改善民生福祉。

  全市森林资源总面积达352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7%,草原平均植被盖度达到50%,荒漠化治理为鄂尔多斯赢得了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的荣誉。

  鄂尔多斯市坚持不懈厚植生态底色,不断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闯新路、开新局,探索“绿富同兴”之路。目前,全市林沙产业产值超过45亿元,七星湖、响沙湾等生态景区,年接待游客近千万人次,生态产业累计带动30万农牧民增收致富,沙区农牧民人均收入由过去的不足400元增长到1.5万元。

  记者在杭锦旗独贵塔拉镇图古日格嘎查的造林专业户乌日根达来家看到:200平方米的敞亮小院,墙外是整洁的羊圈和牛舍,周边的草场长满沙柳和杨柴,远处是一片一眼望不到边的杨树林……

  今年54岁的乌日根达来是当地靠“穿沙公路”和生态建设富起来的牧民,他有1万亩林地、3000亩草场、197亩耕地,养了70只羊和80头牛,每年种植、养殖收入有20多万元,还有10万元的公益林补贴收入,日子过得一年比一年好。

  “这样的好生活在20年前是想也不敢想的。我靠治沙种草植树改变了周围的生态环境,也尝到了‘生态红利’的甜头,过上了我想要的幸福生活。”这20多年来一直没有停下种树种草脚步的乌日根达来,幸福满满地对记者说。

  2018年,中国林业科学院等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经过长期跟踪调查和研究,通过卫星图片资料发现,30年来,库布其沙漠沙地面积减少了29%,整个沙漠的沙丘高度较30年前整体下降了50%。

  “十三五”期间,鄂尔多斯市林业建设、草原建设和沙化土地治理面积居全区前列,森林覆盖率和草原植被盖度实现“双提高”,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申报通过评审,鄂尔多斯市荣获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称号。

  把人民福祉当作头等大事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脱了贫更得继续加油干,我准备继续扩大养殖,今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镇敏盖村民徐子亮,天刚蒙蒙亮就开始清扫羊圈。2015年前,他家还是贫困户,生活困难,在各级组织的帮扶下,现在有60多亩庄稼地、130多只敏盖绒山羊、3口猪,全家纯收入达到了5万元。

  “十三五”以来,鄂尔多斯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精准施策,下足绣花功夫,把扶贫工作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了人脱贫旗摘帽。到目前,先后投入扶贫资金3.9亿元,全面补齐了“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短板,健全完善了扶贫资产三本账台账,形成了扶贫资产16.1亿元。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扶持,1587户3959名集中搬迁贫困人口稳定增收。

  曾经的贫困户腰包鼓了,曾经脏乱差的乡村变美了,这些喜人的变化,正是鄂尔多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的见证。

  在达拉特旗吉克斯太镇张义城窑村,一面面彩绘文化墙吸引眼球,一条条水泥路宽敞整洁,一排排农家小院窗明几净,美丽如画的乡村景色让人耳目一新。

  “环境卫生提升了,村民们住着舒服,维护环境的自觉性也提高了。” 张义城窑村党支部书记栗茂林说。

  这是鄂尔多斯围绕整治农村环境,全面提升村容面貌,加强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等重点领域管理,为村民营造美丽宜居的良好生活环境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充分让百姓享受到发展的“红利”。在收支矛盾突出的情况下,财政用于民生支出329.4亿元、增长2.7%,下达转移支付177.1亿元、增长6.6%。发放社会救助金2.25亿元,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17%和8.9%,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分别提高31.1%和3.1%。

  5月,马兰花、藏锦鸡儿、柠条花……在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大地上争相绽放,铺就了草原上瑰丽风景线。 在康巴什区,牡丹绽放,花香四溢,吸引了数万名游客。

  “出门就是景,街路就是公园,人在景中,景在人中。生活在这样的城市,我们的幸福感满满的!”康巴什区居民张兰花满脸笑容地说。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鄂尔多斯市在应对挑战中主动作为,在爬坡过坎中攻坚克难,连续四届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连续五届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杭锦旗成功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鄂托克前旗、准格尔旗蝉联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康巴什区入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回望来路,砥砺奋进。进入新时代,鄂尔多斯将谱写出更加辉煌的高质量发展篇章,到2025年,鄂尔多斯将建成一座产业高端的实力之城,创新创智的活力之城,蓝绿辉映的生态之城,安定和谐的幸福之城。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国际新闻·广告
   第04版:云上103
   第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特刊
   第08版:科技
   第09版:经济涮锅
   第10版:法治
   第11版:先锋
   第12版:读图
有事“我帮你” 圆梦“微心愿”
国网蒙东电力公司 6618名农电工加入工会
巍巍宝塔 初心永照
安全用妆 美丽有法
北京市党政代表团来我区对接京蒙协作工作
鄂尔多斯市:借时代东风展翅腾飞
全区各地全力贯通“四个中心” 广泛开展“我帮你”实践活动
本报职业道德监督热线:0471-6635350或0471-6659749